第56章 主要參考資料(1 / 2)

[1]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教育科學,2004(12).

[2]陳德明.數學課堂總結的五種形式.江西教育,1999(7-8).

[3]陳美勇,黃旭才.不應遺憾的結尾——小議課堂教學總結藝術.廣西教育,2002(8).

[4]陳天金.淺談語文自學輔導教學中教師的導.學科教育,1995(12).

[5]董素芳.對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的教育心理學分析.科教文彙,2007(4上).

[6]陳維嘉.講解技能.佛山大學學報,1997(6).

[7]馮生堯.發現學習模式的曆史透視與評價.現代教育論叢,1998(3).

[8]高玲.關於加強師範生教學技能訓練的思考.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

[9]郭君.目標控製單元複習總結課的操作.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10).

[10]郭嗣會.論教師課堂講授語言.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5).

[11]郭友.對師範生教學技能培訓模式的探討.高等師範教育研究,1999(1).

[12]海唯一,曾祥權.“啟發式”教學中的啟發途徑初探.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1(4).

[13]胡淑珍,胡清薇.教學技能觀的辨析與思考.課程·教材·教法,2002(2).

[14]黃中益.改進講授方法,促使學生樂學.中國教育學刊,1997(1).

[15]江玲,鄒霞.微格教學與教學技能分類.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9).

[16]鞠鑫.認知結構理論研究述評.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8(6).

[17]鄺麗湛.論教師教學的應變能力.心理發展與教育,1995(4).

[18]李承奎.“多角度立意”作文教學記.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9(1-2).

[19]李克東.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20]李鬆林,李文林.教學活動理論的係統考察與方法論反思.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1).

[21]李穎.語文課的講解技能.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6(4).

[22]梁英,張大均.用新的知識觀探討高師生教學技能的形成.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4).

[23]劉連武.淺談教師的課後總結.石油教育,2000(10).

[24]劉麗平.運用微格教學提高師範生課堂教學技能.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8).

[25]盧洋.試論課堂教學機智.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9).

[26]馬多秀.教師的教育機智及其生成——馬克斯·範梅南的現象學教育學思想的解讀.江蘇教育研究,2007(10).

[27]馬增彩.羅傑斯“非指導性”教學的現代啟示.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2).

[28]孟憲愷.微格教學基本教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29]彭豪祥.有效教學反饋的主要特征.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3).

[30]喬暉.近十年教學技能研究綜述.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

[31]邱自俠,崔征.淺議總結教學.小學語文教學,2002(8).

[32]茹榮芳,王淑霞.教師教育中教學技能訓練模式的探索.中國成人教育,2008(3).

[33]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34]宋翠霞.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導入講授與總結.中國電化教育,1997(3).

[35]孫海.論課堂教學講解技能的基本要求.許昌師專學報,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