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孫正川.《課堂教學技能》課程的探討.黃石教育學院學報,1999(1).
[37]田玉萍.導入——高師數學教學技能的靈性作用.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
[38]王凡.課後總結的五種方法.小學語文教學,1997(10).
[39]王鴻熙,劉常湧.《學記》啟發教學思想初探.山東教育科研,1999(9).
[40]汪家寶,劉麗.構建教學技能訓練的新模式.廣西高教研究,2002(4).
[41]王美嵐,王琳.布魯納的發現學習及其啟示.當代教育科學,2005(21).
[42]王樹森.試論曆史課堂教學中的總結技能.課程教材教法,1996(10).
[43]王曉平.概念的控製掌握與智力開發.心理科學通訊,1987(1).
[44]王雲峰.對教學技能心理訓練模式的再探索.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
[45]吳丹青.語文,在詩意的土壤裏.北京: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5.
[46]鄔秀萍.小學數學課總結七法.廣西教育,2000(10).
[47]肖少北.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與教學改革.外國中小學教育,2001(5).
[48]徐林祥,張悅群.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49]餘文森.略論課後總結和評價能力.吉林教育科學,1997(11).
[50]閆建國,郝繼峰.教師教學技能訓練的初步探究.教學與管理,2001(10).
[51]嚴曉鬆.淺議課堂總結.中學生物教學,2002(5).
[52]葉長文.教學中偶發事件的分類及應變技巧.山東教育,2000(21-22).
[53]葉飛.教育的機智——範梅南教育思想探析.當代教育科學,2006(1).
[54]張國仁,楊金花.認知結構的概念形成及其理論發展探索.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2).
[55]張建偉,陳琦.科學發現學習的新近研究.心理學動態,2001(4).
[56]張蕾,林雨風.中國語文人.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57]張鐵牛.論教學技能的形成與發展.許昌學院學報,2003(5).
[58]張玉蘭,寧更柱.物理課堂總結八法.山西教育,1999(6).
[59]張熙.羅傑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和主導主體思想.教育研究,1996(2).
[60]趙春平,溫金梅.淺談教學機智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5).
[61]趙正銘.略論課堂教學機智.中國教育學刊,2002(6).
[62]鄭葳,王大為.超越學習的個體性和社會性之爭——活動理論之於現代學習論的影響.全球教育展望,2005(1).
[63]周忠生,田宗友.羅傑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評述,外國中小學教育,2002(6).
[64]周治華.關於課堂講授信息量的思考.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4).
[65]鄒立君.職業教育教學技能的內涵與特征.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3(6).
[66]鄒翔安.漫談語文教學的導語、講授語和結束語.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8(1-2).
[67]鍾啟泉,歐培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8]朱曉燕.高師生英語教學技能訓練體係設計.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