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昆侖玦(1 / 2)

01

空桑蒼茫,八極既張。

蠶叢王在空桑之地得昆侖玦,四海定而九州出。

02

血色黃昏,秋風蕭瑟。

殘陽用最後的餘暉給陰沉沉的天空抹上一道亮邊,就落坡了。

遠遠的竹叢中,突然騰起一團團鴉群。動地的鼓聲響起,黑壓壓的秦軍方陣支起閃亮的矛尖。

“殺”

如歌如泣的岷江水,從原野邊上獨自彎過。一個瘋癲癲的婦人招搖著逆江而上,為自己的兒子招魂。

突然,秦軍方陣擴散開來,包住一股股急速馳來的蜀軍輕騎。刀戟相加,戰車縱橫。這是傾國一戰,乘著夜色逼進秦陣的蜀軍將士們奮勇爭先。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陣後,時輕時重的軍鼓聲時急時緩,直到屍伏大地,血沃原野。

半邊殘月從雲層裏麵鑽了出來,為窒人的死寂投下了一抹柔和的光。

03

晨曦微明,關山凝霜。

一個空袖臨風的獨臂老人和一個玄衣青年麵東而立,衣袂飄飄。

岷江還在,青山還在,二十年前的那場鏖戰還音猶在耳,矛尖刀鋒上的那些熱血還沒有幹。前仆後繼的勇士們已經追隨著自己的時代漸漸遠去,隻有氣貫長虹的呐喊聲還在雲中回蕩不息。

老人慢慢收回了翩飛的思緒和濕潤的目光,側過頭,望著一臉稚氣的王子:“孩子,這裏就先王殉國的戰場,臨終前,他要我將這一隻玉玦交給你!”

青年從老人的手中接過色澤如月的玉玦發現上麵有行字:“日魂月魄。”

老人接著又說:“這塊玉出於洪荒,它見證了我們的英雄氣概和輝煌曆史。有精衛填海,有誇父逐日,也有嫦娥奔月……蠻荒八野,重洋萬裏,都曾是我們的疆域,號稱大同。”

嗖的一聲,一支利箭從老人的耳畔掠過。

滿山遍野的秦兵站了起來,把老人和王子都抓進了牢裏。

04

牢裏,有人高聲而誦。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男有分,女有歸。力不必為己,貨不必藏慝……是謂大同。”

牢外,一座座的石堡錯落有致。遠遠的密林披著潔白的雪衣,就像一群荷戟執戈的戰士。連綿的群山或立或蹲,江河滔滔,或躍或撲。

“佘老婆子,接客!”

應著喊聲,從石屋裏鑽出一個枯瘦如柴的婦人。她把手裏的一串鑰匙搖得叮當響,一雙目光陰得刺骨。

“這老少兩個,你得仔細招待。”

“行,別再讓我進退兩難,左右都得挨抽。”

佘老婆子的聲音既幹澀又沙啞,臉上勉強地擠出了一點笑容,顯得很不自然。

05

秦王興兵,短短的八個月,便盡收巴山蜀水邛海月,卻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昆侖玦。

相傳,蜀王子安陽帶領殘部南遁,在越南北部建甌雒國。其餘的蜀國故老都被秦兵囚禁於岷江上遊的大牢裏,史稱湔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