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總督府(1 / 2)

01

岑春煊坐鎮總督府,提督丁鴻臣和他的師爺瞿承錦都到了。

這上任才幾個月岑春煊是雲貴總督岑毓英的兒子,在京城裏是個無惡不作的主。

八國聯軍攻占北京,他瞅準機會搶在眾人的前麵帶兵護駕,討得了慈禧太後的歡心。在官場上,這個人脾氣暴烈,手段毒辣,人稱顛三。

時局艱難,正好給這樣的人提供了舞台。

02

一八七五年二月,光緒元年的正月初一,天寒地凍。

二百荷槍實彈的英國兵從緬甸的八莫殺入雲南,遭到當地景頗人的武裝還擊。

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以此事為借口大做文章,強迫清廷開埠。次年,中國又給英國人簽下了喪權辱國的煙台條約,李鴻章以川江無法通航為借口,拒絕在重慶建立通商口岸。

十五年後,英國的炮艦伍德科克號強撞川江,還是在重慶建立起了海關……

03

一八九五年的端午節,天色黃昏。

在四聖祠禮拜堂的大門外,一個瘦弱的老婦人死死抓住洋人的褲腳,使勁地磕頭:“求求你們,積積陰德,放我的小孫子回家吧!他是一個苦孩子……”

原來,這人叫尤庚女,依靠替鄰居洗衣為生。前幾年鬧瘟疫,她的兒子和媳婦相繼死去,隻留下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孫子。半個月前,尤庚女的小孫子生病發燒,吃了教堂給的藥。第二天,小孫子的病更重了,又遵照洋人吩咐到教堂裏打針……後來,教堂說這個小孩已經回家了,尤庚女卻找不到人。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人說洋和尚需要用中國人的小孩做藥。還有人說:“洋鬼子太壞!強買張幺爸的祖宅,硬是把張幺爸給活活地氣死了……”

“走!我們都去告這些洋鬼子!”

“去不得!去不得……衙門袒護洋教堂,張幺爸告一次就吃一頓大板子!”

有人咬牙:“還有沒有天理了?”

“別充愣!我們加在一起,也鬥不過那些高鼻子!”

這時,尤庚女好像聽到了小孫子的哭聲,發瘋地向教堂裏撲。兩個傳教士把她拖翻在地,又踹又踢。幾個小夥子再也看不下去了,衝了上去。有個傳教士摸出一把左輪槍,立即就被人奪走了。

04

這時,教堂的門口已有幾百人,都義憤填膺。

啪的一聲脆響,另一個傳教士開槍了。子彈帶著火光,從人群中穿過。

“洋鬼子開槍殺人了!”

瞬間,門外的秩序大亂。有人撞開了教堂的大門:“交出凶手!交出我們的孩子!”

眾人邊砸邊找,還是尤庚女找到一隻紅漆大箱子,她的小孫子已經枯瘦如柴,氣息奄奄。大家找不到凶手,卻等來了全副武裝的清軍……

人群驚散,反應悄慢的市民不是被打得頭破血流,就是被捆起來投進了大牢。

第二天的上午,全市的教堂和教會診所都被群眾砸了。附近的各州縣也響應起來,驅殺外來的洋人,史稱成都教案。

05

三個月後,美國的兩艘炮艦開進長江口,武力示威。

麵對氣勢洶洶的炮艦外交,清廷屈服了,傳出諭旨:“本年五月間,四川省城匪徒滋事,打毀東較場教堂,各州縣也屢出教案。四川總督劉秉璋督厥咎甚重,著即革職,永不敘用,以示懲儆。其餘辦理不善之州縣,務必嚴加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