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無限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1 / 2)

這個世界是作為欲望和規矩的世界,欲望是人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動力,從而也是人類進化、社會發展與曆史進步的根本動力。

欲望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幸福的源泉。沒有欲望的人,就是不知幸福、痛苦為何物的雕像;而欲望太多的人,則無法體會到幸福的感覺。每個人都有欲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欲望都可以成為現實。“一山望著一山高”,“得隴望蜀”,有的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實現了這樣的欲望,還有那樣的欲望,而且他的欲望一個比一個不切實際,這必然會成為其痛苦的根源。而這種無限的脫離實際的欲望,也必然讓其幸福指數大打折扣。

這個世界是作為欲望和規矩的世界,欲望是人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動力,從而也是人類進化、社會發展與曆史進步的根本動力。如果把世界看作一輛車,那麼欲望是發動機,規矩是製動器。如果把欲望看作一棵樹,那麼規矩是園丁;隻是有的園丁把它修理得美觀環保,有的園丁卻把它連根拔起,而大多數則把它弄得麵目全非。

人們隻要有欲望,就不可能破解那些陷阱,包括那些最原始古老的陷阱。

南非的沙比亞叢林,至今還生活著相當原始的西布羅族人。他們的捕獵方法很簡單,沒有獵槍,甚至也沒有弓箭,就是讓動物們自己跑到他們的陷阱裏。

西布羅族人運來許多膠泥,在叢林的濕地上鋪成一畝大小的膠泥地,再在上麵放一隻雞或者一隻野兔,然後他們開始等待。凡是吃肉的動物,隻要走進叢林,便會被兔子或雞吸引,一步步走入泥沼,越掙紮越深。陷入被動的動物又會引來更大的動物。幾天之後,泥沼地裏就會被許多獵物點綴。這時,西布羅族人抬來木板,鋪在膠泥上,將獵物收入囊中,輕而易舉,祖祖輩輩不變。

同樣,居住在大西洋撒拉丁小島上的丁尼族人與西布羅族人有著驚人的相似。

他們也過著一種較為原始的生活,隻是他們捕獵的方法不是用膠泥,而是學蜘蛛,用一張張細細密密的粘網。他們把粘網掛在樹上,鳥、猴子及樹上的爬行動物便都會自投羅網。

如今世界上的許多誘騙,許多陷阱,還都是古老的、原始的,但卻經久不衰。

人類走到今天,早已步入了科學的時代,幾乎所有的領域都被改進。但說來奇怪,當人們麵臨一個個簡單的騙局時,依然還會上當。在這一點上,人類並沒有進步。

人們隻要有欲望,就不可能破解那些陷阱,包括那些最原始最古老的陷阱。

這是人的貪欲造成了,說到底這就是人性。人的貪欲是人痛苦的根源,是幸福路上的最大障礙。人的欲望是無限的,而這也是很多人無法滿意自己的生活,認為自己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有一位國王,手握天下權。這樣,他應該滿足了吧?但是,事實上他自己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活還不滿意?盡管他也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有意思的晚宴和聚會,但都無濟於事,總覺得缺點兒什麼。

有一天早上,國王決定在王宮中四處轉轉。當國王路過禦膳房的時候,他聽到有人在快樂地哼著小曲。循著聲音,國王看到是一個廚子在唱歌,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快樂。國王甚是奇怪,他問廚子為什麼如此快樂?廚子答道:“陛下,我雖然隻不過是個廚子,但我一直盡我所能讓我的妻小快樂,我們所需不多,頭頂有間草屋,肚裏不缺暖食,便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而我帶回家哪怕一件小東西都能讓他們滿足。我之所以天天如此快樂,是因為我的家人天天都快樂。”

聽到這裏,國王讓廚子先退下,然後向宰相谘詢此事,宰相答道:“陛下,我相信這個廚子還沒有成為99族奴。”

國王詫異地問道:“99族奴?什麼是99族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