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拜官後更名秉忠。邢台人。出身官宦世家。17歲任邢台節度使令史,不久棄職為僧,法號子聰。經海雲禪師推薦,成為忽必烈的顧問。至元元年(1264),拜光祿大夫,位太保,參預中書省事。是元朝的開國功臣。今存小令12首。另有《劉秉忠詩文集》、《藏春樂府》傳世。
“原文”
幹荷葉,水上浮。漸漸浮將去。跟將你去,隨將去。問你當家中有媳婦?問著不言語。
“譯文”
幹荷葉喲,在水上飄呀飄;越飄越遠。漢子喲,我跟著你,你到那兒,我隨著到那兒。我問你:家裏有媳婦不?問著你,為啥一聲不吱!
“賞析”
這是一首情曲,體現出元代初期文人散曲作者向民間歌曲學習的痕跡,具有本色天然的意趣。抒情主人公是位對愛情執著追求的女子,她熱情、坦率、風趣,有幾分山野女性的氣質。小令以“幹荷葉,水上浮”起興,給人以一種蒼涼而飄渺的感覺,似乎在暗示女子求偶的不幸結局。
[雙調·蟾宮曲]盼和風春雨如膏
“原文”
盼和風春雨如膏,花發南枝,北岸冰銷。夭桃似火,楊柳如煙,穰穰桑條。初出穀黃鶯弄巧,乍銜泥燕子尋巢。宴賞東郊,杜甫遊春,散誕逍遙。
“譯文”
終於盼來了和煦的春風、貴如油的春雨,朝南的枝條,花兒悄然綻放,北岸的冰雪,在陽光下消融。桃花盛開,火一般耀眼,楊柳吐綠,煙一般迷濛。桑枝桑葉,茁壯繁茂。剛從山穀飛來的黃鶯兒婉轉地啼唱,開始銜泥的燕子忙碌著選擇新巢。何等熱鬧的春天景象呀,我們在東郊舉酒欣賞。當年杜甫遊春,也是這樣自在逍遙吧!
“注釋”
[膏]油。[夭桃]典出《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形容桃花盛開的樣子。[穰穰ráng]繁茂。[杜甫遊春]唐代大詩人杜甫有多首記遊長安曲江的詩,金元人據以敷衍為院本、雜劇。金院本有《杜甫遊春》,元雜劇有王伯成著《杜子美遊曲江》,均佚。[出穀]《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出穀,從幽穀中飛出。[散誕]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賞析”
這是一首讚美春天的曲子,純用鋪敘筆法,全方位地展示北方平原春暖花開萬物爭榮的喜人景象,表現作者熱愛大自然和恬淡的人生情懷。據稱,劉秉忠身居高位之後,依然齋居蔬食,終日澹然。此曲以“散誕逍遙”作結,正表明作者陶醉於美麗的大自然,身心得以解脫的精神境界。
“作者簡介”
王和卿(約1216—約1266)大名人。大戲劇家關漢卿的朋友。《錄鬼簿》將他列為“前輩已死名公有樂府行於世者”。《輟耕錄》載,和卿常譏謔漢卿,“關雖極意還答,終不能勝”。是位“滑稽佻達”的才子。死在關之前。今存散曲小令21首,殘套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