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壽陽曲]夜憶
“原文”
窗間月,簷外鐵,這淒涼對誰分說?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籲氣把燈吹滅。
“譯文”
淡淡的月光,灑落在窗前,屋簷上的風鈴,叮鈴作響,孤燭之夜啊,這淒涼對誰訴說?我挑亮了油燈,要把心事寫在紙上,可是從何寫起?長長地歎口氣,竟把油燈吹滅。
“注釋”
[鐵]指掛在屋簷間的鐵馬、風鈴之類。[剔銀燈]將油燈的燈芯挑出來,以增加亮度。燈台用銀或其他合金打造,稱銀燈。
此曲或認為馬致遠作,姑且列在盧摯名下。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曲,抒寫獨守閨中的女子淒涼的心緒,以及她對遠行人的幽怨和思念,重點在寫“怨”。最末一句是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將那女子一聲歎息而吹滅油燈的動作所包含的情感內容,巧妙地呈現在讀者麵前,讓人們深切感受到她對遠行人遲遲不歸的幽恨,和她無處宣泄的痛苦,是何等濃重。
“作者簡介”
關漢卿(約1230—約1310)號已齋叟,字漢卿,名未詳。大都人。出身“太醫院戶”,“不屑仕進”,以畢生精力貢獻於戲曲事業,是元雜劇的奠基人。著有雜劇六十餘種,現存十八種(三種創作權有爭議)。散曲今存小令41首,聯章體組曲一篇(含16支曲),套數13篇。為“元曲四大家”之首。在公元1958年,作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全球進步文化界的紀念。
[正宮·白鶴子]四時春富貴
“原文”
四時春富貴,萬物酒風流。澄澄水如藍,灼灼花如繡。
“譯文”
春天啊,在四季裏,你最富有最尊貴;美酒啊,在萬物中,你最瀟灑最風流。碧澄的春水啊,綠得藍草般鮮亮;火紅的春花啊,美得錦繡般耀眼。
“注釋”
[藍]草名,可提取青色染料,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白居易《憶江南》雲“春來江水綠如藍”。[灼灼]以火光形容花的盛開,《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賞析”
這是一曲春天的讚歌。“四時春富貴”,高度評價和概括了春天的尊貴地位和萬物複蘇、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春天又是經過肅殺嚴冬之後,人類精神煥發的季節,歡樂的人群需要酒(這人類絕妙的創造物),酒最足以刺激人的神經,使人的風流瀟灑發揮到極至。因之“萬物酒風流”,不僅讚美了酒,而且烘托了人在春天裏的歡樂。在這二句抽象性的議論之後,作者以“澄澄水如藍,灼灼花如繡”,描述春水、春花的澄澈和爛漫,將美麗的春天活潑潑地呈現在讀者麵前,使得前二句的抽象議論有了充足的形象基礎。抽象議論與形象描繪的巧妙融合,是此曲的顯著特色,給人以精粹而鮮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