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正宮·白鶴子]鳥啼花影裏(2 / 2)

“賞析”

此曲描述歸隱者的閑適、愜意的生活境界,著力讚美他所處的人際關係的和諧,沒有官場的傾軋,沒有塵俗的猜疑,人們都袒露心扉,笑口常開,共同享受著純樸自然的快樂,體現出作者對一種理想的恬淡無爭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南呂·四塊玉]閑適·意馬收

“原文”

意馬收,心猿鎖。跳出紅塵惡風波。槐陰午夢誰驚破?離了利名場,鑽入安樂窩,閑快活。

“譯文”

收住奔馬般追求功名的心思,鎖緊猿猴般向往利祿的意緒,我終於跳出塵世間險惡的風波!即便如淳於棼那樣在槐安國裏飛黃騰達,那終究不過是槐樹底下暫短的一場美夢。我離開名利場,鑽進了安樂窩,多自在,多快活!

“注釋”

[意馬心猿]形容人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心切,如同奔馬和跳躍好動的猿猴。典出漢代魏伯陽《參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馬四馳,神氣散亂於外。”[紅塵]紛紛擾擾的世俗社會,這裏指官場。[槐陰午夢]意謂功名富貴,不過是一場夢幻。典出唐代李公佐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說書生淳於棼,在房前古槐下午間做夢,夢中成為槐安國的駙馬,官至南柯太守,享盡人間榮華富貴,夢醒後發現那槐安國不過是槐樹下的一處蟻穴。

“賞析”

此曲集中體現了關漢卿的人生哲學:鄙視官場,遠離名利,向往精神自由和閑適的生活境界。朱經在《青樓集序》曾說:“我皇元初並海宇,而金之遺民若杜散人、白蘭穀、關已齋輩,皆不屑仕進,乃嘲風弄月,留連光景,庸俗易之,用世者嗤之。”此曲可以說是朱經這段評述的生活注腳,同時說明關漢卿對於功名利祿也有過心猿意馬的追求,但是他很快地斷絕了這種追求和意念,這是因為他認識到了官場風波的險惡,看破了富貴榮華的虛幻,因之,他以嘲風弄月、留連光景作為生活方式,並把這種生活方式稱之為“安樂窩”。此曲直抒胸臆,無所牽掛,又恰恰體現出作者自由自在的精神狀態。

[雙調·大德歌]夏

“原文”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裏綠楊堪係馬?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岩岩羞帶石榴花。

“譯文”

提起來叫我恨的我的那個他,你流落到哪?你到了海角天涯!偏偏那裏的楊樹才值得你拴馬?我呆呆坐在南窗下,麵對清風我數落他想念他,清風啊,請捎去我的話。我細長的眉毛淡了叫誰來替我描畫?我一天比一天消瘦,多難為情喲,那有心思戴那個石榴花!

“注釋”

[困]陷入痛苦之中。[數]數落,意謂一一批評對方的壞處。[蛾眉]女子眉毛細長如蛾的觸須。古代有丈夫為妻描眉的佳話。《漢書·張敞傳》:“(張敞)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上愛其能,弗備責也。”唐代詩人張祜有“淡婦蛾眉朝至尊”(《集靈台》)的句子。[瘦岩岩]形容消瘦得厲害,以至脫相。

“賞析”

這是一支相思曲,又是一首閨怨曲,直率而又細膩地抒寫女主人公的孤獨無聊和對遠行的心上人愛恨交織的思念。語言質樸流利,酷似美麗潑辣的市井女子的口吻,充分體現出關漢卿散曲本色天然的風格特征。

“作者簡介”

白樸(1226—1306後)字仁甫,又字太素,號蘭穀,祖籍奧州(今山西省河曲縣),遷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父白華為金朝樞密院判。樸童年遭逢喪亂,寄養於元好問家,受到文學熏陶。蒙古滅金統一北方,白樸拒絕出仕。元統一全國後,南下遷居建康(今南京市),以詩酒自娛。著有雜劇16種,今存3種。詞集有《天籟集》。散曲今存小令37首,套數4篇。名列“元曲四大家”,以綺麗婉約為風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