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雙調·清江引]競功名(1 / 1)

“作者簡介”

貫雲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畏吾(今維吾爾族)人,本名小雲石海涯,號酸齋,又號蘆花道人。出身顯貴,早年曾襲父職任兩準萬戶達魯花赤(掌印官,實權人物),後讓爵於弟。仁宗時,拜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製誥同修國史等職。不久辭官,隱居於杭州一帶,並從名士姚燧學。他雖曾混跡官場,但淡泊功名,敏思好學,能詩文,善書法,尤以散曲名重一時。曲作多寫閑適生活和兒女之情,曲風豪放清逸。曾為《陽春白雪》、《小山樂府》(前者為散曲選集,後者為張可久專集)作序,在當時產生相當影響。今人任訥將其所作小令與徐再思(號甜齋)作品合輯為《酸甜樂府》。英年早逝(39歲卒);今存小令79首,套數8套。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數民族出身作家中的佼佼者。

“原文”

競功名有如車下坡,驚險誰參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殘禍。爭如我避風波走在安樂窩。

“譯文”

競爭高官厚祿的人啊,就像坐上車滾坡直下,這中間的驚險有誰參透識破?昨天還是翰林院裏尊貴的大臣,今天便遭到殺身之禍。怎如我躲開這官場風波,悠哉遊哉走在安樂窩。

“賞析”

此曲道出了貫雲石放棄高官厚祿歸隱山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競功名有如車下坡”,“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殘禍”。體現了貫雲石對元王朝政治的清醒而冷峻的認識。以皇帝為絕對權威的封建專製體製,必然造成貴族大僚為核心的統治集團內部綿延不斷、甚至是你死我活的爭鬥,這種內爭的慘劇和鬧劇,史不絕書。元朝中期最高統治集團的爭鬥尤為頻繁和激烈,如至大四年(1310)元武宗死後,皇太子(即位後為元仁宗)下令撤消尚書省,殺用事大臣脫虎脫、三寶奴等;不久,元仁宗罷免權相鐵木迭兒,欲治其專擅貪虐之罪,但由於太後庇護,鐵木迭兒未被追究,反而複職,乘機大肆報複,誣殺集賢學士呆兒隻、平章政事拜住等一批高官;元英宗至治三年,追奪已死的鐵木迭兒官爵,鐵木迭兒同黨鐵夫等竟然在上都暗殺了英宗皇帝,等等。這是最著名的內爭,至於臣僚之間的勾心鬥角相互傾軋,更是司空見慣。貫雲石麵對這一切,不能無動於衷,他厭惡官場的黑暗和殘酷,但他無能為力,他隻能以高蹈世外、歸隱山林的選擇,來對抗這汙濁的政治,在田園山水中尋求一片寧靜和自由的空間。《競功名》一曲再清晰不過地表白了他這種選擇。這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也是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