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中呂·朝天子]漁父詞·江聲撼枕(1 / 1)

“作者簡介”

作者喬吉(略)

“原文”

江聲撼枕,一川殘月,滿目遙岑。白雲流水無人禁,勝似山林。釣晚霞寒波濯錦,看秋潮夜海熔金。村醪窨,何人共飲?鷗鷺是知心。

“譯文”

我船行在大江中,濤聲撼動我的夢。但見一江月色,滿目遠山朦朧。白雲流水,任憑我盡情受用。水上的快樂,更超過山林。在晚霞中垂釣,寒波閃閃如漂流織錦。近觀秋潮湧起,遠望大海落日,如黃金銷熔。啊,我在村中釀就的酒,已藏在窖裏,有何人與我共飲?疏狂逸客啊,隻有江上飛翔的鷗鷺是知心。

“賞析”

《江聲撼枕》描寫歸隱者於傍晚時分船行江上時對兩岸風景的獨特感受,在領略大自然之美的同時,流露出孤傲而又落寞的意緒。作者將寫景與抒懷交錯展開:前三句寫景中央著抒情主人公的幾分疏懶意態,他懶懶地躺在船上,江濤撼著他的枕,江水中映照著早早升起的月亮,山峰迎麵而來;接著三、四句,抒懷中有景致,俯仰流水白雲,極為愜意;五、六句,將晚霞照水的景況寫得極為美麗而壯觀,“江水寒波濯錦”和“秋潮夜海熔金”,一近一遠,相互映襯;最後三句,灑脫中顯出幾分孤獨,雖然自己與鷗鷺一般無拘無束,卻無人理會。由此表明,隱者雖耽於秋光、秋水之美,但並未能真正得到精神上的解脫和自由。

[中呂·紅繡鞋]書所見

“原文”

臉兒嫩難藏酒暈,扇兒薄不隔歌塵。佯整金釵暗窺人。涼風醒醉眼,明月破詩魂。料今宵怎睡得穩。

“譯文”

嬌羞而稚嫩的臉掩飾不住酒暈,薄薄的扇子隔不住歌舞掀起的風塵。假裝著整理金釵,偷偷地看一個人。啊,美人兒的心思瞞不過我的眼睛。涼風吹醒了我酒意朦朧,明月照破了我釀詩的精靈。料定今宵,我怎能睡得安穩!

“注釋”

[金釵]由金銀打造的婦女頭飾,由兩股合成。[窺]偷看。[詩魂]引發詩人做詩的靈感。

“賞析”

《書所見》是一支含蓄婉約的情曲。作者采用一筆寫兩家的技法,前三句寫一位稚嫩、美麗而嬌羞的歌女,她手持小扇歌舞方罷,一個寓意豐富的細節——“佯整金釵暗窺人”,將她春思萌動意有所屬的情態,巧妙地展示出來。假裝著整理金釵而偷看某位男士,這一動作和眼神像現代影視的特寫鏡頭被推到讀者麵前。被暗窺的人是誰呢?正是作者自己。所以小令的後三句寫作者自身的神情和心態。“涼風醒醉眼,明月破詩魂。”表麵看這似乎與那女子的“暗窺”沒有關係,實際上是美人兒的眼波在他心中引起悸動的表現:他忽地從微醉中醒來,感受到那明月般美麗的女子窺測到他的心靈,窺測到與她的心靈相通的愛意。但是作者沒有抱非分之想,隻有“料今宵怎睡得穩”這一聲歎息表達對她的思慕,含蓄而明淨,與那些惡俗的豔詞截然有別,表現喬吉不同流俗的筆法和情致。從喬吉散曲小令的諸多題目中可以得知,他與眾多歌妓有著密切的交往,那些女子的名字有劉牙兒、郭蓮兒、朱阿嬌、李楚儀、劉夢鸞等不下十餘位,他的確是位情種。有理由認為,《書所見》是喬吉本人的生活體驗。才子與歌女間的情事是宋元詞曲家和小說家熱衷的題材,元曲小令和套數往往坦率而流於淺露,喬吉的作品則趨向雅潔和含蓄,《書所見》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