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越調·天淨沙]月夜(1 / 1)

“作者簡介”

作者張可久(略)

“原文”

倚闌月到天心,隔牆風動花陰,一刻良宵萬金。寶箏閑枕,可憐少個知音。

“譯文”

她孤零零靠著欄幹望月,一直月到天心,牆那邊夜風吹動花枝,地上有斑駁的花影,花陰下可有張君瑞私約鶯鶯?啊,美妙的良宵,一刻值萬金。她悶悶回到閨中,隻見寶箏閑枕,可惜少一個知音。

“賞析”

《月夜》刻畫深閨女子望月的神態,展示其思春的心緒,強烈地表達她對愛情的渴望。短短五句,卻描述了她的心理過程:她先是呆呆地望月,一直望到月移天心,表明她的孤單,暗示月圓人未圓的缺憾;接著寫她發現隔牆花陰下有迷人的景致,令她發出“一刻良宵萬金”的慨歎,對有幸私約月下的人兒欽慕不已;然後,轉入閨中,隻見無人與共的枕頭和無人欣賞的寶箏閑置在那裏,不禁悲從中來,呼一聲“可憐少個知音”,將她心底對愛情的渴求和盤托出,點破題旨。此曲與元曲中許多以閨怨為題材的作品一樣,體現了人性的覺醒。

[雙調·慶東原]次馬致遠先輩韻

“原文”

詩情放,劍氣豪,英雄不把窮通較。江中斬蛟,雲間射雕,席上揮毫。他得誌笑閑人,他失腳閑人笑。

“譯文”

詩情奔放,劍氣淩霄,困厄也罷,顯達也好,是英雄不計較。江中斬殺蛟龍,荒漠彎弓射雕,席上作詩揮毫,多麼瀟灑,多麼驕傲!啊,他得誌時笑話清閑無事的人;然而,他失足時反被清閑無事之人笑。

“注釋”

[窮通]窮,困厄;通,顯達。較,計較。[江中斬蛟]指晉代改過自新的英雄周處斬殺蛟龍,為民除害事,見《世說新語·自新》。[雕]猛禽。[毫]毛筆。[失腳]失足,落難。[閑人]陸遊詩雲:“閉門非為老,畢世是閑人。”(《春雨》)閑人,清閑無事的人。

“賞析”

《次馬致遠先輩韻》共九首,所選為其五。馬致遠《慶東原·歎世》共六首,詠歎項羽、諸葛亮等曆史人物的悲劇性結局,表達一種消極無為的人生哲學。張可久的“次韻”九首,每首均以“他得誌笑閑人,他失腳閑人笑”作結,各首的題旨不盡相同,所選此曲側重表明“英雄不把窮通較”的曠達姿態。即便是有“江中斬蛟,雲間射雕,席上揮毫”的文武兼備的本領,也恐有失足落難的時候,所以張可久告誡人們得誌時休要恥笑“閑人”,說不定那一天反要遭到閑人的譏笑。此曲重在議論說理,體現了散曲的勸世功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