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周德清(約1280—1351年後)字挺齋,江西高安人。宋代詞人周邦彥的後人。工樂府,善音律。有感於世人作散曲而用韻不規範,遂著《中原音韻》“以為正語之本,變雅之端”。散曲創作今存小令31首,套數3篇。《錄鬼簿續編》有小傳,稱讚“德清之韻,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詞,不惟江南,實天下之獨步也”。
“原文”
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砧聲催動一天霜,過雁聲嘹亮。叫起離情,敲殘愁況。夢家山身異鄉。夜涼,枕涼,不許愁人強。
“譯文”
月光灑滿桂花樹,桂香在夜風中飄蕩,砧杵聲聲催落一天秋霜。南飛的大雁呀呀飛過,怎能叫我不思鄉,砧杵聲搗碎我的夢,不知家山在何方。夜清涼,枕清涼,鐵石心腸也憂傷。
“賞析”
《秋夜客懷》抒發作者客遊在外的思鄉思親的情懷。以月光、桂香、砧聲、雁聲起興,並構成思鄉思親的環境,令讀者置身於淒清的秋夜中,不禁與之一道勾起離情別緒;因之,從“叫起離情,敲殘愁況”開始轉入抒懷,埋怨雁聲杵聲,暗示他的鄉夢被驚醒,從溫馨的夢境回落到涼清的現實中來,鄉愁歸思更加難以遏止,有力地突出了題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