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無名氏(略)
“原文”
分分付付約定偷期話,冥冥悄悄款把門兒呀,潛潛等等立在花陰下,戰戰兢兢把不住心兒怕。轉過海棠軒,映著荼縻架。果然道色膽天來大。
“譯文”
我一遍又一遍叮囑他,記住幽會的地點和日期;那一刻到來時,我悄悄地輕輕開了門,生怕出一點聲息。神不知鬼不覺,我躲在花陰裏,我的心啊突突地,禁不住顫抖著身體。我見他轉過海棠掩著的長廊,站在荼縻架底,啊,愛的渴望如火一般燃起,不怕天和地!
“賞析”
此曲以女子口吻描述如何逃避家人的耳目赴幽會的情景,抒發了在封建禮教束縛下青年男女追求愛情的強烈願望。小令采用鋪敘的筆法,展示閨中女子如何與心上人約定會期、如何小心翼翼打開門(通往後花園的門)、如何躲在花陰下等候;如何擔驚受怕地心神不定;如何發現心上人出現在預定的地點、如何地興奮和渴望。這些行動和心理,極其逼真細膩。從小令所設置的幽會環境可以認定,女主人公是位千金小姐,她不顧嚴格的禮教限製,勇敢地與戀人相會,是一位崔鶯鶯(甚至比崔鶯鶯更加前衛)式的女子。小令以“果然道色膽天來大”作結,這是曲作者對當事人的調侃和揶揄,其實又是客觀地揭示了人性必定戰勝封建禮教的定律。此曲前四個排比句形容詞的運用,十分得體,逼肖人物的動作神態;另外“門兒呀”,“呀”字用得絕妙,寫出女子深怕門鬥發出聲響、卻偏偏發出聲響的尷尬。總之,這是一首色彩絢麗的情曲,大約出自民間歌手。
[正宮·塞鴻秋]山行警
“原文”
東邊路西邊路南邊路,五裏鋪七裏鋪十裏鋪,行一步盼一步懶一步。霎時間天也暮日也暮雲也暮,斜陽滿地鋪,回首生煙霧。兀的不山無數水無數情無數。
“譯文”
我送我的郎喲,送了一路又一路,送了一鋪又一鋪,我舍不得讓他去。我送一步懶一步,生怕他早早離我去。他終於離我去,霎時間天色暮,斜陽如血滿地鋪,回頭處村村鋪鋪籠煙霧。呀,往前看,不見郎君身影在何處,隻見重重疊疊山彎彎曲曲水,帶走我的思念無重數。
“注釋”
[鋪]宋元時期直至明清,驛站稱鋪。顧炎武《日知錄·驛傳》:“今時十裏一鋪。”[兀的]這。兀的不,這豈不。
“賞析”
《山行警》是一支纏綿的情人送別曲。以女性口吻抒寫十裏相送遠行夫君(心上人)時,那種難分難舍的愛意和愁緒。作者巧用重疊和數目字的修辭手段,將這種情思發揮到極至。環境氣氛的渲染,也有力地強化和烘托了當事人的離愁別恨;黃昏來臨,夕陽如血,天地籠罩暮色,也彌漫著悲哀。最末以景結情,將送別女子無限的愁苦化為重重疊疊的山、彎彎曲曲的水,給人以曲有終而情無窮的藝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