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中呂·山坡羊過青哥兒]過分水關(1 / 1)

“作者簡介”

曾瑞,字瑞卿,大興(今北京大興縣)人。“喜江浙人才之多,羨錢塘景物之盛”,因而定居杭州。《錄鬼簿》將其歸入“方今已亡名公才人餘相知者”之列,活躍於14世紀初葉。鍾嗣成稱讚他“神采卓異”,“灑然如神仙中人”。因“誌不屈物,故不願仕”。著有雜劇《才子佳人誤元宵》,散曲今有小令95首,套數17篇,數量頗豐。

“原文”

山如佛髻,人登鼇背。穿雲石磴盤鬆檜。一關圍,萬山齊。龍蟠虎踞東南地,嶺頭兩分銀漢水。高,天外倚。低,雲澗底。行人驅馳不易,更那堪暮秋天氣。拂麵西風透客衣。山雨霏微,草蟲啾唧。身上淋漓,腳底沾泥。痛恨殺傷情鷓鴣啼,行不得。

“譯文”

險峻的山巒如佛陀頭上的發髻,人在山上行,宛如站在海龜的背脊。石磴穿入彩雲,鬆檜直刺天際;嶺上雄關威嚴似將軍,號令群山,群山肅然而立。蜿蜒起伏的山,像龍一般盤在神州東南地,陡峭兀立的峰,像虎一般踞在南北分水嶺。高山啊,昂首天外;深穀啊,深不見底。隻見雲漫漫,風淒淒。行路之人,多艱辛,更何況令人傷感的暮秋天氣。拂麵的西風涼透我的薄衣,山雨霏霏,草蟲唧唧,身上雨水淋漓,腳底沾滿稀泥。更有那鷓鴣啼叫著:去不得也,哥哥。怎能讓我不神傷,怎能讓我不心悲!

“賞析”

此曲敘寫作者過某分水關的感受,極為真切生動,非有切身體驗,決難寫出。曾瑞原本是大興(今北京市大興縣)人,有感於江南風物之美,跋涉到江浙,定居於杭州。這番經曆當是此曲創作的生活基礎。小令首先描述人在山巒最高處的感覺,接連運用比喻形容山勢之險峻;轉入下半曲,著力敘寫旅途艱辛。“拂麵西風透客衣”和“身上淋漓,腳底沾泥”的細節,極為逼真而感人;而“山雨霏微,草蟲啾唧”,尤其是鷓鴣啼叫“行不得”等山間環境氣氛的渲染,更強化了行程中的傷感情緒。這是一首優秀的帶過曲,無論情感的真摯、狀物的逼真,還是語言的質樸和優美,置於全元散曲的上上品,也毫無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