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四邊靜]春(1 / 1)

“作者簡介”

馬謙齋,生平事跡不詳,大約是張可久的同時期人。今存散曲小令17首(其中含帶過曲4首)。

“原文”

海棠嬌恰睡足,牡丹香正開初。隻愁春色在須臾,休教燕子銜春去。輦轂,景物。芳草碧重城路,五花嬌馬七香車,簾掛錦珂鳴玉。簫鼓聲中,園林佳處,翠鬟歌紅袖舞。近黃公酒壚,誦坡仙樂府,直吃到月轉垂楊樹。明時難遇,百歲光陰過隙駒。休教辜負。春來春去,榆錢亂舞,難買春光住。

“譯文”

海棠剛從酣睡中醒來,分外嬌豔;牡丹正在綻放,香氣清幽。我隻憂愁春光過分短促,燕子啊,你千萬別將春天銜走。

帝都的景物何等繁華富麗,碧綠的芳草鋪滿外城的大路,五花馬拉著七香車,車廂張掛著簾子,馬籠頭的玉飾叮當悅耳。鼓聲陣陣,簫管悠悠,美麗的園林深處,歌女們在輕歌曼舞。文人雅士到酒店聚會,吟誦東坡先生的詩詞,直吃到月亮斜照垂楊樹。聖明的年代難以遇上,百歲光陰如白馬過隙,轉眼逝去,休要把春光和人生辜負。春天來了,又要歸去,隨風亂舞的榆錢,也無法買下春光,留住她的腳步。

“賞析”

此曲由三支曲子串連而成,長達百餘字。它運用鋪敘筆法描繪元大都春天繁華富麗的景象,展示貴族、士人以及歌女的享樂生活,慨歎盛世難逢、春光易逝,當及時行樂。作者通過具有特征事物的勾勒,來反映不同階層的賞春活動。如以“五花嬌馬七香車,簾掛錦珂鳴玉。”表示王公貴族們在遊春。“簫鼓聲中,園林佳處,翠鬟歌紅袖舞。”同時是貴族生活的寫照。“近黃公酒壚,誦坡仙樂府,直吃到月轉垂楊樹。”則是文人雅士賞春活動的場麵。總之,此曲多側麵地描繪大都春天的美好,像一幅大都春日行樂圖。透過這幅圖畫,我們可略略窺見元朝統一全國之初,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大都城,在相對安定的政治局麵下,暫得繁榮安樂的一個側影。

[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春思

“原文”

花前想故人,樓下幾銷魂。一聲孤雁破江雲,望斷無音信。倚門,夜分。月淡寒燈盡,梅梢窗外影昏昏,花落香成陣。淚粉啼痕,傷春方寸。飄零寄此身。為君,瘦損,不似年時俊。

“譯文”

站在花前,我想起你,想起那些令我們銷魂的日子。隻聽得孤雁一聲啼鳴,驚破江上的白雲,也驚破我的夢;望斷天涯,雁兒沒能捎來你的音信。我靠著門,直到夜半時分。月光漸暗淡,寒燈已燃盡,隻見窗外的梅梢影朦朧,梅花飄落,送來幽香清韻。淚水糊塗雙眼,衣襟留下啼痕,我心哀傷,我身飄零。為了你啊,我玉肌瘦損,已難見去年的俏麗靚俊,青春啊,還能留住幾分。

“賞析”

《春思》抒寫在春寒料峭的月夜裏,獨處女子對離她而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思念。作者將抒情主人公置身於淡月、梅花、孤雁這樣典型的相思環境中,描寫她的無眠、孤苦、哀傷,表達愛人一去無所寄托的飄零感,充分體現出傳統詩詞中以景傳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征,表明作者的散曲創作著意向詞靠攏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