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無名氏(略)
“原文”
一川紅葉火龍鱗,滿地黃花錦獸睛。驀聽得山寺鍾聲動,騎驛馬的不暫停。連雲棧山路難行。頭直上淅零淅零雨,半空裏赤溜束剌風,風吹得敗葉兒飄零。
風吹得敗葉飄零,則見老樹蒼煙,遠水寒汀。怎得個妙手丹青,卻與我畫作幃屏。正撞著客侶中三秋暮景,天涯千裏途程。衰草長亭,流水孤村。問什麼枕剩衾餘,煙冷燈昏。
“譯文”
一川紅葉像火龍的鱗甲一樣耀眼,滿地菊花像五色斑斕的虎豹的眼睛。忽然聽到山間寺廟的晚鍾敲響,我這個騎驛馬的不敢暫停。高入雲霄的棧道啊,實在難行,頭頂上是淅瀝淅瀝的秋雨,半空中是呼拉呼拉的秋風,風啊吹得那殘枝敗葉飄零。隻見那蒼老的古樹,籠罩著暮靄,流向遠方的河水,河中清冷的沙洲,都在迷濛的暮色中。多麼希望身邊有位出色的畫家,為我描下這美麗的景色作屏風。在漂泊的途中遇上這深秋的景色,與親人相隔有千裏路程,暫且棲息在這荒涼的驛亭。眼前是一彎流水,孤零零的小村。我躺在床上多麼孤獨,麵對幽冷的夜色、昏暗的孤燈。
“賞析”
《秋景》描述一位公務在身的小官吏馳驅在山道時,對深秋景色的感受以及他的思鄉思親的情懷。作者善於運用比喻和鋪敘的筆法,描述一川紅葉、滿地黃花、秋風秋雨、老樹蒼煙、遠水寒汀的景色,營造出行役者艱辛的奔波環境。與其他“秋思”題材的散曲作品不同,此曲的抒情主人公在抒發馳驅之苦的同時,又深深地被秋景吸引,欣賞秋景之美。但他這種雅興畢竟有限,當他在驛亭裏麵對寒夜孤燈,他便立即陷入無邊的鄉愁之中。作者注意揭示行役者複雜的心態,是此曲的成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