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正宮·菩薩蠻]客中寄情(1 / 1)

“作者簡介”

侯克中,字正卿,號艮齋先生,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錄鬼簿》將其入編“前輩已死名公才人”之列,係元前期雜劇散曲作者,著有雜劇《關盼盼春風燕子樓》,散曲今僅存套數2篇,另有《艮齋詩集》存世。

“原文”

鏡中兩鬢皤然矣,心頭一點愁而已。清瘦仗誰醫,羈情隻自知。

[月照庭]半紙功名,斷送關山,雲渺渺,草萋萋;小樓風,重門月,應盼人歸。歸心急,去路迷。

[喜春來]家書端可驅邪祟,鄉夢真堪療客饑。眼前百事與心違,不投機,除賴酒支持。

[高過金盞兒]舉金杯,倒金杯,金杯未倒心先醉,酒醒時候更淒淒。情似織,招攬下相思無盡期,告他誰。

[牡丹春]忽聽樓頭更漏催,別鳳又孤棲。暫朦朧枕上重歡會,夢驚回,又是一別離。

[醉高歌]客窗夜永岑寂,有多少孤眠況味。欲修錦字憑誰寄,報與些淒涼事實。

[尾聲]披衣強拈紙與筆,奈心緒煩多書萬一。欲向芳卿行訴些憔悴,筆尖頭陶寫哀情,紙麵上敷陳怨氣。待寫個平安字樣,都是俺虛脾拍塞。一封愁信息,向銀台畔讀不去也傷悲。蠟炬行明知人情意,也垂下數行紅淚。

“譯文”

照照鏡子,發現我的兩鬢白了,心裏不禁湧起憂愁。靠誰醫治我這清瘦,羈旅思親之情隻有我自己知道。

為著半紙功名,我把青春斷送在遙遠的道路上,隻見雲煙茫茫、芳蘋萋萋,過了一道山又穿一處關塞。此刻,她也許正在小樓望月,盼我早日歸。我啊,難道我不想早早回家,可是我的心卻似迷失了方向,不知故鄉在何處。

人家說家書可以驅除邪祟,歸鄉的夢聊可安慰遊子的鄉愁。眼前事事不順心,心煩意亂,除非靠酒暫時支持。

舉起金杯,未飲心先醉,酒醒之後我更孤淒。思鄉、思親之情相互交織,無法解開,相思更是沒有盡期,我的愁苦向誰訴說呢。

忽然聽到樓頭的梆子聲聲,更深夜盡的時候,更覺孤單。朦朧中我與她歡會,夢卻被驚醒,又是一次別離。

長夜漫漫,旅途中有多少次這般孤眠獨宿、歸夢被驚破的滋味,想修封家書訴說這些淒涼,可是有誰給捎去呢。

我披衣起床勉強拿起紙筆,無奈心思重重千言萬語不知從何寫起。我向卿卿訴說我容顏憔悴,訴說我無盡的悲哀,訴說我一腔怨氣。假如我寫幾行平安的話語,那便是拿假話來敷衍她。我這封信啊,她若在銀燭台邊讀到時該多麼傷心,那蠟燭通人性的話,也會流下幾行紅淚。

“賞析”

《客中寄情》細膩地展示作者為追求功名奔波道上而思鄉思親的無盡愁緒。作者反複地訴說借酒澆愁愁更愁的苦況,訴說在旅店裏孤眠獨宿歸夢難圓的滋味,訴說披衣夜坐拈筆修書卻無從寫起的茫然,推想妻子果真讀到自己寫出真情的書信該是何等悲傷,如此一層深似一層地剖露心跡,著實讓人動情。其中[尾聲]最為精彩,充分寫出了遊子矛盾複雜的心理:報喜還是報憂,真報憂,閨中人又當如何?尤其在最末兩句推想妻子在閱讀書信時,紅燭也悄然垂淚,極為生動真切,比直接寫妻子落淚,更具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