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一問題,我讓所有參加發掘的民工都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大家猜猜這些土坑有什麼用?有的說是當時人居住的地方,也有的說是裝糧食的地方,還有的說是當時人們倒垃圾的髒坑,甚至有人說,這是當時人們用的水井,現在幹枯沒水了。這些回答聽起來都不十分準確,但說明大家都細心觀察了,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指著一個較大的灰土坑,向大家進行詳細解釋,這些灰土坑主要是裝食物用的,也有個別灰土坑是半地穴的房基(一半在地上,另一半在地下的人們居住的房屋)。當這些灰坑不再使用時,人們便把垃圾填到坑裏了。多數民工同意我的解釋。
其中,有一個愛說話的小夥子,不太讚成我的意見,嘴裏哼著小曲:“考古考古,連蒙帶唬”,“試問這些橢圓形的土坑,麵積又不大,能住人嗎?坑內那麼潮濕,怎麼裝糧食?”這一突如其來的小插曲,徹底打亂了我的思路,真不知該怎麼接他的話。周圍的許多民工開懷大笑,都在觀察著我的表情。雖然以前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但是我仍然保持著一臉的鎮定:“小夥子,你是在和我開玩笑吧!正因為有了你們的存在,你們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使我們的考古工地非常誘人,充滿了魅力!你提出的問題,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去分析,還真有些道理,但是,如果你完全脫離那個古老的滄桑歲月、刀耕火種的年代,去看問題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的觀點。”
當然,像這樣的小故事,在接下來的發掘過程中,始終沒有間斷,例如:有的問在探方四壁上根據不同的土質顏色劃的線條是什麼意思?也有的問什麼是“地層疊壓關係”和“灰坑打破關係”?還有的問為什麼把清理出來的“木炭灰”和“農作物殘痕”保留起來,還要用瓶子裝好,它有什麼作用呢……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們不知道先回答哪個好了。
我告訴大家,“地層疊壓”和“灰坑打破關係”是兩個考古學專用名詞,它反映的是時間上的早晚關係,屬於田野考古的基本問題,隻有這樣才能把不同地層、不同灰坑出土的文物排出早晚時代。而“炭灰”是測定年代早晚的材料之一,對於我們確定仰韶遺址距今的相對年代,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講到這裏,大家都覺得考古學真是一門專業學科,不僅要有實踐,還得有理論才能得其要領,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有一位年長者插話說:“考古很有意義,我的兒子長大了也要學考古,讓他為研究中國曆史做點貢獻。”
“非常歡迎他加入我們的隊伍,我們的隊伍在一天天壯大啊!”
中間休息的空當,一群工人緊緊盯著我身旁的洛陽鏟,其中一個小夥子好奇地問:“老師,這是什麼東西啊?我看你們剛才用它挖土來著,有啥作用啊?”
我把洛陽鏟放在人們中間,說:“這個叫做洛陽鏟……”
“啊,這就是洛陽鏟啊,我以前聽縣上的一個老師說過。它不是盜墓用的?你們考古也用它?”
我笑了,“對呀,它以前是經常被盜墓分子使用,可現在經過改進,它也能為我們考古工作做貢獻啊!”
“那你給我們講講它為什麼叫洛陽鏟,而不叫鄭州鏟、開封鏟啊?”看著一雙雙渴求的眼睛,我給他們講起了洛陽鏟的故事。
從這個名字,我們就知道洛陽鏟最早是從我們河南走出去的。起先,河南洛陽邙山上分布著許多墓葬,地下隨葬品埋藏極為豐富。鄭和七次下西洋後,中國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藝品,為西方商人所看重,黑市也就興起了。而由於偷挖古墓中明器的需要,洛陽地區的凹形探鏟,明代中葉就開始在民間流傳了。
傳統的洛陽鏟,主要指的是特定的運用一定方法使用洛陽鏟的人。這些人一般世代相傳,過去在職業盜墓者口中有老洛陽鏟的說法,指的就是這些經驗豐富的使用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這些世代相傳的老洛陽鏟在現代幾乎絕跡了。
關於洛陽鏟的來曆,還有一種說法。洛陽鏟據傳為中國河南洛陽附近農村的盜墓者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1923年前後,馬坡村村民李鴨子來到他家附近一個叫孟津的地方趕集,轉了一會兒,他便蹲在路邊休息。李鴨子平日裏以盜墓為生,所以經常想的也是有關盜墓的問題。這時,他看到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包子鋪,賣包子的人正準備在地上打一個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因為他看到,這個東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帶起很多土。盜墓經驗豐富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這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鍁更容易探到古墓。於是他比照著那個工具做了個紙樣,找到一個鐵匠照紙樣做了實物,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
洛陽鏟因為是要作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的工具,其工作原理大約和現在的石油勘探、地質取樣相似,故而鏟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圓筒形,類似於瓦筒狀,很像20世紀七八十年代常見的一種凶器——管兒插。
一把好的洛陽鏟打製完畢,再裝上富有韌性的白臘木杆並且接上特製的繩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深處。鏟子提起之後,鏟頭內麵會帶出一筒土壤。這樣不斷向地下深鑽,盜墓賊就可以對提取上來的不同土層的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各種包含物進行分析。如果是經過後人動過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築。如果包含物中發現有陶瓷、鐵、銅、金、木質物,就可以推斷地下藏品的性質和布局。另外,經驗豐富的盜墓賊憑借洛陽鏟碰撞地下發出的不同聲音和手上的感覺,便可判斷地下的情況,比如夯實的牆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樣。
20世紀50年代,洛陽成為重點建設城市。工廠選址常遇到古墓,以機器鑽探取樣,費時費工,於是工程施工人員就利用這種凹形探鏟,準確地探測出千餘座古墓。之後這種凹形探鏟推廣到全國,並很快傳到東歐和亞非各國,洛陽鏟從此馳名中外。
如今,洛陽鏟是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征。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考古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時,就曾贈送對方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陽鏟。
中間,我還起身給大家演示了洛陽鏟的使用情況。
在場的工人都很高興,其中一個年輕小夥子說:“聽完你的介紹,我真是開了眼界。沒想到,這樣一把小鏟子,還有這麼大的學問!”
考古工作繼續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由於群眾抽河水澆地,建房區突然有一處斷崖被水浸泡,暴露在斷崖邊上的灰坑一個接連一個,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如此緊要關頭,我們必須及時實施搶救發掘。
發掘過程中,不斷有殘陶片和石器、骨器出土。我曾記得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一個技工不小心把一件陶器口沿捅破了。我看見後非常生氣,把這個小夥子狠狠批評了一頓,旁邊還有人說:“不要讓他幹了,再這樣下去後果會更嚴重。”但考慮到他畢竟是一名初學者,還沒有掌握熟練的清理技術,我們剛學考古時也有過這樣的錯誤。想到這裏,我靜下心來,一邊蹲在旁邊幫他清理這件陶器,一邊對他講:“發現文物的時候,一定要手下留情,由遠向近清理周圍的堆土,不要用力過猛,像剛才你用鏟捅時的力量過大,陶器就會受到損壞。要知道,文物打破了是不會再生的。”聽了這些話,小夥子緊張的神情才漸漸放鬆了,繼續往下清理。
四、收獲頗豐解決大問題
一連十幾天的野外工作,大家都有些累了,整個考古工地顯得有點兒沉悶,大家都各自忙著眼前的工作,沒有一個人說話。
深秋的涼風,習習地吹在身上,默默地伴著我們。遠處的山坡,綠色在漸漸失去光彩,寒冬正焦急地等待著自己的時刻。
忽然,有一個青年人大聲喊叫:“我這裏有重要發現了。”這一聲,打破了工地上的平靜,工地上一下子沸騰了起來。大家你推我、我拉你,爭先恐後地往前擠,都想一睹這個重要發現。
在工作人員的精心清理下,幾件具有仰韶文化特征的紅陶缸、紅陶缽展現在大家麵前。其中一件彩陶缸,非常精致,腹部飾有一周月牙紋圖案,顯得格外優美。
就在陶器隻露出一半的時候,我們幾個學考古的青年人已經喜出望外。我們用手輕輕搓去器物周身的泥土,大家的眼睛注視著彩色圖案的布局和紋樣,議論紛紛。有的說,我們的祖先把月亮的形狀都畫在使用的陶器上了,說明在那時人們對月亮就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有的說,這反映了人們對月亮的向往。有一個懂點美術知識的年長者說:“從整體平麵上看,這個圖案設計的很合理,線條流暢簡練,生動地勾畫出了遠古先民的聰明智慧。”這件彩陶的發現,為我們做好仰韶村遺址的發掘,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大家都期盼著有更多、更精美、更珍貴的文物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