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真要動手?(1 / 2)

打行首領臉上露出笑容。

“我們按老規矩,替東主們看門護院,我們要三成。每天出多少,咱們心裏有數,就要三成!”

“純利的三成?”

“誰和你算利?每天出多少,算我們三成。”

王英和張勝傑都是苦笑起來。

這糧食買賣利潤本來就不大。

靠的是量大和壟斷。

別的東西能省則省,能不買就不買,糧食不夠,賣地,賣兒賣女都得有糧,不然會死人。

這是個簡單的道理。

同樣,糧食的利不能太高。

你不能三錢收六錢出,賺一倍的錢。

大抵都是一錢多的利,平均下來差不離。

比如這一次王府三錢三收的糧,給糧商們就是四錢出頭。

王府量大,這樣賺的也不少了。

糧商們現在也就加五六分銀子出手,當然是大宗批發的價。

然後到了冬春時,加一錢,五錢多一石出手。

春荒時糧價最高,利到兩錢左右。

不過一年平均下來,一石糧一錢五左右的利。

這是去掉運費,人工,倉儲消耗之後的利潤。

並不算高,勝在穩定。

按人口基數和收成,交納賦稅,田租之後的剩餘。

然後每家每戶有多少缺口,要買多少糧。

城市居民以買為主,多大市場。

村裏的百姓有多少饑荒,需要買多少糧。

這東西有一定的變化,比如豐年或荒年。

但大體上是隨行就市,相差不多。

要是按這打行首領所說的三成銷售額,這些糧商不如把買賣交了省事。

雖知對方是獅子大開口,等著自己還價。

但張嘴就是要這麼高的價……

王英和張勝傑回頭看看一直在等候的寧思忠。

沒啥好談的了。

就算王府這位會不會及時出手?

寧思忠嗬嗬一笑,站了起身。

其實他第一時間就是想要出麵,但兩個大糧商用眼神阻止了他。

能用和平手段解決,不想請王府親軍出手,兩個糧商的顧慮也不為怪。

待對方請求出手時,寧思忠也不會置之不理。

到底是差事要緊。

“喲,王府親軍?”

“什麼時候榮藩的親軍能到咱們荊州來耀武揚威?”

“一筆寫不開兩個朱字,八成是荊王殿下和榮王說好了?”

“他們王爺說好了,問過咱們了嗎?”

“親軍?笑死老子了,一群廢物,見過血嗎?唬鄉下泥腿子還成,唬咱們?”

“來啊,咱們退後一步,就不是爹生娘養的。”

要說這一群打行無賴,果然也是長久混江湖的。

很多地方,隻要船隊打著榮王府的旗號,地方上的人就不會為難,更不可能去敲王府的竹杠。

而眼前這夥,卻是絲毫不懼!

不僅不懼,在打行頭目的帶領下,還是步步緊逼上來。

一百多人手持兵器是棒棍為主,還有少量的長短刀和斧子一類的鐵器。

“一會兒還是拿棒子,叫楊老三他們放手狠打。”

“但不要出人命。”

“畢竟真惹急了親藩,湖廣的那些狗官也會起勁在地方上彈壓,弄到元氣大傷就不值了。”

“死人都要爭,糧市是咱們安身立命的基業,沒了糧市,兄弟們幾百號人,連家屬幾千人,吃西北風去?叫咱們和那些苦哈哈一樣到碼頭賣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