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真要動手?(2 / 2)

“這倒也是。”

“就看這一錘子買賣!”

“王府親軍不過就是押糧過來,犯不上和咱們真的死嗑。這夥子王府的護兵我最清神楚不過,和衛所軍相比強不到哪去,也就是欺負下良善,遇著咱們,他們心裏也打小鼓哩。也就是上頭有令,他們才不得不硬挺著上來。打起來,他們和上頭有個交代就行了。”

“那王英和張勝傑,事後絕不能放過他們,最少得賠幾千湯藥費給咱們。”

這一夥打行的經驗豐富,此時此刻要和王府親軍對上,也是絲毫不慌。

荊州就有現成的荊王府,親王府下還有好多家郡王府。

王府親軍,護衛,官吏,幫閑多了去了。

一個王府在地方上不知道要搶奪多少利益,害苦多少人家。

也就是這些打行無賴子,不僅不畏懼王府,甚至有的事是彼此配合,比如強搶民產,不論是店鋪還是田畝,或是什麼奇珍異寶。

王府想要的不便自己出手,這些無賴便是配合王府幫閑一起上。

也有的事是有爭執。

也就是一個字,打。

真打起來,王府的人未必能討得了什麼好。

而且也知道這夥人不是善與之輩。

真的急了,弄不好冒著丟腦袋的風險,把王府的人弄死幾個也不是不敢。

雙方很快逼近對方。

一方一百多人,手中持棒棍為多,刀槍較少。

一團混亂,但不失暴戾氣息,氣勢壓人。

一方是寧思忠所領的親軍一個小旗,不過十二人。

兩邊在人數和氣勢上,相差極遠。

隻是寧思忠等人不光穿著正經親軍襖服,外頭還穿戴著半身甲。

頭上有鐵盔。

手中武器和擺開也是標準的鴛鴦小隊的隊列。

隊官。

兩個長刀盾牌手。

兩支丈五長槍。

四支丈二長槍。

兩支鏜把。

最後一個火兵並沒有拿扁擔,也是拿著一支鏜把。

也算是因地製宜,沒那麼死板。

畢竟按戚繼光的營製是在浙江福建剿倭時所立,戚家軍多半時間是客兵,大明軍隊的待遇之差不必多說,雖然在大佬們的支持下戚家軍的軍餉相當優厚,但到了外地別指望官府能提供充足的飯食,每個小隊一個火兵,這個設置相當合理。

對寧思忠等人現下來說,火兵就不是那麼必要。

也是按戰兵訓練。

接戰時多一柄鏜把也好。

兩邊也是迅速接近。

打行無賴們成一個龐大的扇形,將一小隊的親軍包圍著。

親軍們在碼頭上則是擺開成標準的鴛鴦隊形。

不得不說相當合適。

碼頭處水麵上停著相當多的航船。

岸邊到處是小山似的糧包和若幹貨物。

隊伍很難徹底伸展的開。

相形之下,如刺蝟般伸開的六支長槍,還有高舉的兩個方牌,形成了一個雖小卻相當穩固的陣列。

對打行的人來說,眼前的小陣就是個標準的刺蝟。

幾個懂行的首領麵色都凝重起來。

這個親軍陣列,難啃!

心裏也是不免犯嘀咕。

榮王府真的為了這些商人,能做到這種地步?

真要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