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境的字,筆跡也不一致。但在長時期內,字體的主要特征,如運筆方式、習慣動作、字體開闔是不變的。隻是近期的字更能反映出最近的思想、感情、情緒變化、心理特點等。筆跡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能力、品質特征等內容,是客觀現象,也是被許多事實所證明的。
根據客戶的需求不同而內容各異,針對企事業單位,分析的內容與人才測評的內容相似,主要按照職位要求的內容進行評價。如某單位需招聘一位有宏觀把握能力、有魄力、有開創能力的人做某部門的負責人,筆跡分析將針對上述要求做出鑒定,並根據其他素質,做出候選人是否符合此職位的建議。與其他測試手段相比,筆跡分析更能準確地測試出應聘者的自然屬性和隱性屬性。針對個人,如沒有特殊要求,筆跡分析則是一種綜合性的評價,包括性格、能力、品質、人生觀、人際關係、感情、情緒、主要優缺點等。
筆跡分析的方法很多,由筆跡了解人的性格,可以從三個方麵來觀察,即筆壓、字體大小、字形這三個要點來研究分析這個問題。
職場習慣演繹著不同風格,看準一個人,從職場習慣中即可看出。
5.察其言:傾聽話外之音
俗語說:“言未出而意已生。”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有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現象,在那一刻他內心的心理密碼已經泄露了他的真實動機。下麵的幾點是告訴人們怎樣察言而洞察人心的具體辦法。
1.在正式場合中發言或演講的人,開始時就清喉嚨者,多數人是由於緊張或不安。
2.說話時不斷清喉嚨,改變聲調的人,可能還有某種焦慮。
3.有的人清嗓子,是因為他對問題仍遲疑不決,需要繼續考慮。一般有這種行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兒童多。兒童緊張時一般是結結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說:“嗯”、“啊”,也有的總喜歡習慣性地反複說:“你知道……”
4.故意清喉嚨是對別人的警告,表達一種不滿的情緒,意思是說如果你再不聽話,我可要不客氣了。
5.口哨聲有時是一種瀟灑或處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會以此來虛張聲勢,掩飾內心的惴惴不安。
6.內心不誠實的人,說話支支吾吾,這是心虛的表現。
7.內心卑鄙乖張的人,心懷鬼胎,因此聲音會陰陽怪氣,非常刺耳。
8.有叛逆企圖的人說話時常有幾分愧色。
9.內心慚趨興盛之時,就容易有言語過激之聲。
10.內心平靜的人,聲音自然會心平氣和。
11.心內清順暢達之人,言談自有清亮和平之音。
12.誣蔑他人的人閃爍其詞,喪失操守的人言談吞吞吐吐。
13.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14.心中有疑慮思想的人說話總會模棱兩可。
15.善良溫和的人話語總是不多。
16.內心柔和平靜的人,說話時總是如小橋流水,平柔和緩,極富親和力。
從語言的密碼中破譯對方的心態,閑談是了解對方的一種最好方式,整個氛圍顯得輕鬆愉快,又讓對方心理上沒有防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東條英機出任日本首相。此事是秘密決定的,各報記者都很想探得秘密,竭力追逐參加決定會議的大臣采訪,卻一無所獲。這時候,有位記者有心研究了大臣們的心理定勢:大臣們不會說出是誰出任首相,如若問題提得巧妙,對方會不自覺地露出某種跡象,有可能探得秘密。於是,他向一位參加會議的大臣提了一個問題: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禿子?因為當時有三名候選人:一是禿子,一是滿頭白發,一是半禿頂,這位半禿頂就是東條英機。這看似無意的閑談,這位大臣沒有仔細地考察到保密的重要性,雖然他也沒有直接回答出具體的答案,聰明的記者,從大臣思考的瞬間,就推斷出最後的答案,因為大臣在聽到問題之後,一直在思考半禿頂是否屬於禿子的問題。記者從隨意的閑聊中套出了他需要的獨家新聞。
與人談話時,一些見識淺薄,沒有心機的人就會很容易地把自己的不滿情緒傾訴給你聽。對於這種人,你不應和他保持更深更多的交往,隻需當作一個普通朋友就行了。
如果和對方相識不久,交往一般,而對方就忙不迭地把心事一古腦兒地傾訴給你聽,並且完全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這在表麵上看來是很容易令人感動。然而,轉過頭來他又向其他人做出了同樣的表現,說出了同樣的話,這表示他完全沒有誠意,絕不是一個可以進行深交的人。
這種人對一切事物都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千萬不要附和他所說的話,最好是不表示任何意見,隻須敷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