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窮節乃見。”以趙雲的全勝反襯馬謖的慘敗,認識一個人,需要有察其言、觀其行之能。徒以紙上談話,最終的結局是可悲的。
識人於反常
正常人的行為,一般都是合乎情理的,而那些不合情理的事情,其中必有原委。為此,於情於理的分析和判斷,也是辨識人心的一個方法。
長州一位姓尤的富人,開了一家當鋪。年底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麵異常吵亂,出外一看,原來是當店夥計和一個人吵架。店夥計告訴富人說:“他把衣服典當在這兒,今天空著手要取衣物,還出言不遜,哪有這樣的道理?”那個人惡狠狠地大吵大嚷。尤翁溫和地對那個人說:“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過是想過新年嘛!這樣的小事,吵什麼?”他讓夥計找出那人的典當之物,指著棉衣說:“這是擋風禦寒的東西,少不了。”又指著道袍說:“這給你拿去拜年用。別的東西不急用,就暫時放在這兒吧!”那人拿著兩件衣服,憤憤地走了,夜裏卻死在另外一家店鋪裏,官司打了一年多。原來,那人負債太多,就服了毒藥。他知道尤翁有錢,想坑他一下,沒有成功,就換了別家。有人問尤公:“您是怎樣知道這個陰謀的?”尤翁問答說:“凡是不合理的行為,背後一定有原因,從常理上推測,他的那些不合理的行為,一定有他的目的,如果不能忍耐他的無理,一定會招來災難的。”
識人於怪誕
生活中有一些好大喜功的人,他一旦大權在握,就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別人,他的心態怪誕導致了行為的怪誕,隻有把握住他內心的活動狀態,看穿他的目的和想法,才有可能從他殘暴手段中逃脫出來。
古時有一個國王很愛漂亮,但他自己卻身有兩殘,缺一眼外加少一腿,有次他心血來潮,要讓畫師給自己畫像。第一位畫師是個老實人,他規規矩矩地畫出了國王的本來麵目——一瞎一瘸。國王看後不禁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這個可惡的畫師竟敢把我畫得如此醜陋,真是該殺。”於是這個本分的畫師被殺了。
國王不甘心,又找了一個畫師來畫像,這個畫師知道了前麵那個同行的悲慘結局,再也不敢照實描繪國王的缺陷了。他在畫布上畫了一個雙眼明亮兩腿矯健的國王,心想這下國王該滿意了吧,結果國王還是大發雷霆:“這難道還是我嗎?”這個畫師也沒逃出被殺的命運。這下國王的畫師們誰也不敢再給國王畫像了,沒想到有個小畫工自告奮勇地說他能畫好,大家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小畫工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最後,國王的肖像終於完成了。國王看著肖像笑了,誇小畫工真是個聰明的人。
小畫工是怎樣畫的呢?他既沒有像第一個畫師那樣把國王的缺陷完全表現在畫布上,也沒有像第二個畫師那樣不顧實際妄畫。他畫的國王正側身騎在馬上,殘缺的那條腿隱在馬鞍的後麵,雙手舉著獵槍,眯著一隻眼在瞄準,而這隻眼正是那隻瞎眼。畫麵上是一個英姿勃發騎馬打獵的國王,看不出任何缺陷,可誰也不能說他像第二位畫師那樣改變了國王的本來麵目。
識人於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