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亨特是英國著名的生理學家,他曾成功地掌握了睾丸移植術,不僅進行過自體移植,而且還作過異體移植,把雄雞的睾丸移到母雞身體中去,獲取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卓有成就的人卻有著極為暴躁的情緒,而且他的冠狀動脈不太好。他曾經預言,第一個讓他發瘋的人會殺死他,事實真的如他所料。在一次重要的醫學會議上,有個人激怒了亨特,導致他心機梗塞,當場死亡。他真的應驗了自己的預言。
為什麼情緒對健康甚至對生命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呢?原來,人在憤怒時會導致血壓快速升高,而血壓升高的後果之一就是導致血管破裂;如果大腦血管破裂,嚴重者將會死亡;如果心髒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則可能導致猝死或心肌梗塞死亡。
可見,良好的情緒對我們的健康有著促進作用,而不良情緒則對我們的健康帶來一些負麵影響,甚至對生命構成威脅。所以,我們要學會適時地克製自己的不良情緒,讓好情緒伴我們一生。
2.性格與健康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麼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其實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性格也影響著人的健康。性格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而我國心理學家認為:性格是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是一個人的本質屬性的、獨特的、穩定的個性特征的結合。一般來講,性格具有獨特性、穩定性、複雜性、完整性的特點。
我們知道,性格與健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明朝末年的名醫汪綺石在《理虛元鑒》中指出:“人之稟賦不同,而發病亦異。”就是肯定了個體稟賦素質、精神情誌和疾病之間的某種關聯,而人的稟性就突出反映在人的性格上。
研究表明:患者的性格特征常比誘發該病的病原性質更能決定疾病的症狀。因為患者總是帶著自己所特有的性格特征來體驗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並對致病因素以及已經形成的疾病做出與自己性格特征相對應的反應。很多時候,同樣的疾病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表現。性格特征帶給疾病的影響和作用,常常會比軀體器質性病變更加持久和嚴重。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了解什麼性格的人得了什麼病,比了解一個人得了什麼病要重要得多。”
而且,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性格的人,容易患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疾病,而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則易患不同的疾病。當前,國際上普遍把性格分為五種類型,其依據是人們對人際關係的態度和自身的個性品質。這五種類型依此為A、B、C、D、E五種類型,其表現分別為:
A型:爭強好勝,雄心勃勃,進取心比較強,但是脾氣急躁,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差,而且往往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B型:不善交際,能力一般,但遇到事情往往能夠想得開,放得下,社會適應性比較好,不會斤斤計較、耿耿於懷;C型:感情內向,情緒比較穩定,孤僻,反應相對較慢,喜歡幻想,常常處於被動狀態;D型:感情外向,情緒較穩定,活潑開朗,善於交際,人際關係也較好,有較強的組織能力;E型:情緒消極,常常逃避現實,不喜歡與人進行交際。
例如,研究發現:A型性格的人的性格特征對冠心病存在著巨大的威脅。以心髒病為例,此類患者大多有較強的好勝心與競爭意識,急躁、衝動、易發火,人際關係緊張。而癌症患者,大多孤僻抑鬱,好生悶氣,朋友少,雖然盡其所能地取悅於周圍的人,但總是事與願違,在經曆過無數次失敗後,精神瀕於崩潰,癌症便降臨其身。
張先生是一家外貿公司的總經理,平時總是各種業務纏身,而他又是一個從來不喜歡認輸的人,具有較為緊迫的時間觀念,爭強好勝。但是緊張的工作常常使他忽略了自己的身體狀況,他從不懂得怎樣照顧自己,經常處於緊張和壓力之中,於是身體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直到最後形成了冠心病。
的確如此,如果人的大腦皮層受到強烈持久的刺激,其內部神經係統就極易發生紊亂,使得交感神經興奮,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時血小板聚集,而血液的粘滯性和凝固性也逐漸增大,最後將導致血脂增高,甚至威脅生命。
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性格對人體健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逐漸養成良好的性格,慢慢地克服性格中的不良因素,為我們的健康打造堅實的基礎。
3.心態與健康
有人說:“良好的心態是健康的一半。”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所謂的心態是人的心理態度的簡稱,是指人的各種心理品質的修養和能力。它與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健康長壽是人類追求的生活目標。而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人們也積累了很多的養生之道。然而,我們卻不能忽略這麼一個問題,也就是心態對於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