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傷“心”會傷“身”——病由心生(8)(3 / 3)

因為我們的心態不良,往往會導致一些不良情緒的發生,並進而導致慢性疼痛的產生,如常見的抑鬱性疼痛和焦慮性疼痛就屬於這種狀況。不少醫學專家和心理專家認為非器質性的慢性疼痛,多是由抑鬱和焦慮情緒造成的。這些病人抑鬱或者焦慮的感覺很輕微,比如隻表現為沒有愉快感或很難高興起來,可是身體的疼痛卻持續而強烈。抑鬱性疼痛一開始表現為頭痛,其程度和性質隨著心境的變化而變化,隨後可能發展為身體其它部位的疼痛,比如背痛、腰痛、腹痛等。而焦慮症性疼痛往往表現為緊張性頭痛、背痛、腹痛、胸痛或肌肉痛等。

另外,常見的有心理因素引起的慢性疼痛還有暗示性疼痛、神經衰弱的疼痛、疑病症的疼痛、癔病的疼痛、更年期綜合征的疼痛等。

這些疼痛往往持續的時間很長,而且會反複發作,雖然程度不會很嚴重,可是由於軀體治療效果不好而使病人受到“折磨”。所以,如果醫生查不出疼痛的器質性原因時,就要考慮一下心理疼痛的可能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治療,是消除這些疼痛的最好方法。

心理指導

不良心態可以誘發和加強疼痛,但是良好的心態則可以延緩和抑製疼痛。所以,利用心理因素來控製疼痛是很有效的一種控製疼痛的方法。一般來講,我們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自我暗示法:當感到疼痛的時候,你不妨在心裏默念:“過一會兒就不痛了”,可能疼痛的程度真的會減輕很多。尤其在使用鎮痛藥物的同時,再配合自我暗示法,往往可以大大加強鎮痛藥物的鎮痛作用。

轉移注意法: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疼痛上時,疼痛就會越來越嚴重;當你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時,比如看一場感人的電影、聽一首動人的樂曲等,疼痛就會大大減輕甚至消失。

情緒穩定法:情緒穩定不但能讓痛覺的感受變得遲鈍,而且還能使疼痛的反應減少。所以,當感到疼痛時,要盡量讓自己保持情緒穩定。

意誌控製法:對於身體上的巨大疼痛,堅強的意誌往往能夠起到巨大的抗痛力量,從而使疼痛的反應減輕。劉伯承就是一個意誌非常堅強的人,他的眼睛受傷後,在沒有使用麻醉藥的狀況下順利地進行了手術。這是意誌戰勝疼痛的典型例子。

但不管采用何種方法,保持一個健康樂觀的心態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心態健康了,就會免受很多不良情緒的幹擾,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自己的意誌力,而疼痛在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情緒麵前也就不能夠發揮它的威力了。

四、不良心態易導致潔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元代著名的山水畫家倪雲林,是一位嚴重的潔癖患者,書中曾記載說他的香廁是一座空中樓閣,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麵填土,中間鋪上潔白的鵝毛,“凡便下,則鵝毛起覆之,不聞有穢氣也”。但是正是因為他的潔癖和孤高,使他樹敵很多,朋友也很少。後人作為諷刺,編造了很多關於他死的版本,有人說是朱元璋把他扔進糞坑熏死的,也有人說是他患痢疾而死,在臨死之前的一段日子,“穢不可近”。

在古代社會,患有潔癖的還大有人在,王維每天會把屋子打掃幾十遍,而奸臣魏忠賢在如廁時會用金子、香木屑接著,因此得以“遺臭萬年”……其實現代社會,潔癖更是屢見不鮮。

而所謂潔癖一般就是指一個人太愛幹淨,愛清潔,而這種幹淨和清潔達到了非常過分的程度,實屬一種心理疾患。

典型案例

34歲的誌林向醫生說他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病”他一直認為自己染上了病菌,可能會患上不治之症。因此,每天他都會多次、長時間地洗手、洗衣,這種做法讓他感覺非常痛苦,但又無能為力。他說他對清潔程度要求很嚴,絕對不允許辦公室和家裏有一點點不潔之處,而且每次打掃,他至少要打掃三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角角落落……他不會放過任何一處。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晚上洗完腳之後是絕對不會赤腳穿鞋,更別提碰到其他東西,就算是半夜要去廁所,回來之後他絕對要重新洗腳;由於工作原因,他需要經常出差,於是他不得不帶上自己的消毒工具,生怕一不小心感染病毒;生病時,他不敢進醫院,認為那裏的病菌太多……久而久之,誌林現在已經不敢邁出家門一步,不敢聽到關於死亡的任何事情,否則就感覺精神緊張,情緒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