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猶豫不決:每個人在選擇的過程中,可能都會出現猶豫不決、瞻前顧後的情況。但重在克服。這就要求我們從小事做起,努力培養自己獨立、果斷的個性;而且要敢於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代價,不能害怕失去某些東西就拒絕做出選擇。另外,還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深思熟慮,保證自己決策的正確性;同時還要樹立信心、增強勇氣、丟掉自卑感。
擺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壞習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指的是做事沒有任何毅力,缺乏恒心。為培養我們做事的恒心,就需要我們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並製訂一份合適的計劃。矢誌不移地進行奮進。要有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信心和力量。
克服絕望情緒:很多時候,因為把困難和挫折看的過於嚴重,我們往往會低估自己的能力,輕看自己的價值。如果想要培養堅強的意誌,就必須克服這種不良心態。可以嚐試變封鎖性格為開放性格,便絕望為希望;同時要善於滿足現狀,在生活中多為別人考慮和著想;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努力尋找自己的榜樣。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在挫折和困難麵前勇往直前。
提升行為動機:我們製訂的目標,往往隻是頭腦裏的行動,隻有付諸實施,才能轉化為現實。對於意誌薄弱的人來說,想得也往往非常好,但是缺乏行動起來的力量。為此,一定要化“心動”為“行動”,積極地、堅定地堅持到底。
如果生活中你能夠努力克服這些不良心態,那麼你的意誌也會慢慢變得堅強起來,也將給你的生活、工作、健康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疏導影響意誌的不良心理因素
堅強的意誌是需要不斷訓練才能夠得來的,但是在鍛煉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利的心理因素阻礙我們鍛煉的進程。為此,想要克服不良的意誌品質,培養優秀的意誌品質,讓自己變得足夠堅強,就需要我們努力克服我們身上存在的種種不良心理因素。
1.克服拖延
孔夫子曾在江邊感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現實生活中,隻有把握住今天,才能讓我們的明天寫滿輝煌。但是對於一些意誌薄弱的人來說,他們往往選擇逃避現實的艱難,采取拖延的策略來應對人生的種種。隻是,睿智的先哲們告訴我們:凡事拖延不得,因為一拖百廢。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拖延是人生路上的無形殺手,是最嚴重的壞習慣之一,但因為意誌薄弱,他們往往不敢直麵現實,錯誤地認為逃避、拖延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策略。
陳晨已經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了,聰明活潑,但卻有一個拖延的毛病,可把父母愁壞了。每次放假,他總是把書包往旁邊一丟,把作業往旁邊一放,先去痛痛快快地大玩一場,任爸爸、媽媽怎麼催促也無濟於事,作業依舊不肯寫,直到快開學了才知道著急,於是白天黑夜不停地趕作業。不光在學習上,別的事情他也經常有各種借口拖著不肯去做。書桌該整理了,他總會找各種理由推托,硬說那是書桌保護層。髒襪子還沒有洗,他就以學習繁忙做擋箭牌,訴出一大堆苦,最後還是要媽媽給洗。借同學的光盤早就該還了,媽媽一催促,他就會叫道:“哎呀,我忙著呢,明天再說!”他總是這樣,自己該完成的事情不抓緊時間完成,找各種借口來拖延。
現時代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時代,如果一味地選擇拖延,任何憧憬、理想和計劃,都會在拖延中落空。同時拖延的不良心理會消滅人的創造力。把今天的事拖到以後去做,所耗去的時間和精力其實可以把今天的事做得更好。慢工可以出細活,十年可以磨一劍,但是,很多事情會在拖延中變得更加糟糕。如果在疾病剛剛萌芽的時候,不及時進行治療,很可能在拖延中損失掉你的生命。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拖延,是指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的心理狀態,更是一種常見的意誌缺陷。有此不良心理的人,常常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即“拖延、低效能、情緒困擾、失敗”。為此,他們常常苦惱、自責、悔恨,但又無力自拔,這主要是由於他們想得多,做得少,缺乏約束自己的毅力。
拖延與忙與不忙無關,而是一種習慣。好習慣好人生,懶惰如同一種毒素,一旦注入我們的心靈,就會瘋狂地滋長,毀掉我們的人生。
心理指導
喜歡拖延的人一般來講都是意誌薄弱者,他們或者不敢麵對現實,習慣於逃避困難,懼怕艱苦,缺乏約束自我的毅力;或者目標和想法太多,導致無從下手,缺乏應有的計劃性和條理性;或者沒有目標,甚至不知道應該確定什麼樣的目標。
所以想要克服拖延心理,就要端正認識,明白拖延並非人的本性,而是一種惡習。拖延並不能使問題消失或變得容易,隻會帶來更嚴重的危害,使人降低對自我的評價,認為自己是失敗者。
獲取成就感:生活通常都有“旺淡時期”,有時忙得要死,有時較為輕鬆。假如長期覺得心力交瘁,應重新編訂計劃,及早完成既定任務,擠出時間應付突發或艱巨的任務。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夠在工作、學習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會任勞任怨而不覺得筋疲力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