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夫妻雙方都能互相體諒,抱怨之心就很難再有了,家庭的氛圍就會和諧、溫馨。
夫妻雙方要經常靜下來一起交流、溝通。
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意見並不是問題,問題是雙方沒有及時地溝通和交流,從而讓意見變成了誤會,而誤會發展成了矛盾。當矛盾上升到一定級別時,雙方便很難再心平氣和地坐下來進行交流了,這時爭吵便會不可避免地發生。
所以,夫妻雙方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分歧時,一定要及時進行溝通,不讓意見堆積成矛盾,更不能讓矛盾擴大化。通過溝通,盡量做到雙方意見互相調和,若是雙方的意願能達成一致,對孩子的教育則更為有利。
不要在孩子麵前抱怨對方。
有的父母會將自己對妻子(丈夫)的抱怨說給孩子聽,好像在讓孩子為自己評理。可事實上,如果父母經常向孩子說起自己另一半的“壞”話,就會讓孩子感到迷茫。
但是,孩子總有長大的時候,等他能夠明辨是非,學會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家庭問題時,他就會認為父母不該向自己說對方的壞話,不該把他心中的埋怨帶給自己,不該讓自己的童年多一筆本不該有的灰色陰影。
夫妻兩人若總是在孩子麵前互相拆台,等於把自己心裏的怨氣灌輸給了孩子。當年幼孩子無法承受這種矛盾時,他會尋找另一種方式來發泄情緒,也許會變得叛逆,也許會封閉自己,不再喜歡與人交流。無論如何,一個心中裝滿怨氣的孩子,都很難再用那顆沉重的心去承載屬於自己的幸福了。
所以,為了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父母應該把自己的矛盾限於兩人之間,不要影響到孩子。
告訴孩子,你的爸爸(媽媽)很棒。
美國總統奧巴馬3歲多時,他的爸爸和媽媽就離婚了。此後,老奧巴馬帶著另一個女子去了肯尼亞老家工作,奧巴馬從小就跟著媽媽生活。
媽媽安一邊帶奧巴馬,一邊求學,生活十分拮據。自他們離婚後直到1982年老奧巴馬遭遇車禍去世,奧巴馬隻見過爸爸一次,並且老奧巴馬也沒有支付過撫養費。雖然安也沒有提出過要撫養費,但這個爸爸畢竟沒有盡過自己的責任。
在很多人看來,安也許有很多理由對老奧巴馬憤怒和埋怨,然而她卻從未表現過對老奧巴馬的憤怒,也從未在兒子麵前說過爸爸的壞話。每當和兒子提起他的爸爸,安總是說:“你的爸爸十分聰明,而且還很幽默,他擅長樂器,並且有一副好嗓子……”
安和奧巴馬說起的都是老奧巴馬的優點,而她的這種教育方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後來奧巴馬繼承了爸爸的這些優點,成為了一個更為優秀的人。
如果夫妻雙方能在孩子麵前互相表揚對方,孩子就會不由地生出這樣的想法:“我以後也要像爸爸(媽媽)一樣!”因而,他會努力學習父母的優點,並逐漸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當然,父母可以時常這樣說:“你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為了這個家!”孩子便會懂得:“爸爸(媽媽)很辛苦,他(她)的付出都是為了我和這個家。”孩子會因此而生起感恩之心,並從爸爸(媽媽)那學會為了家庭而努力奉獻的精神。
溝通箴言
夫妻雙方若經常在孩子麵前互相“拆台”,這種怨氣最終會聚集於孩子身上,起到負麵的影響;而夫妻雙方若能經常互相表揚,這種正向的力量最終也會體現在孩子身上,讓他更加積極進步。教育,就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所以父母在孩子麵前說什麼,做什麼,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因此,父母在孩子麵前要多互相表揚,不要詆毀和埋怨。
“答應你的事,媽媽(爸爸)一定會做到!”
說到做到,兌現對孩子的承諾
常常看到一些年幼的孩子學著古裝電視劇裏人物的語氣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說起來很順口,但孩子卻往往不能理解話中的深意。“君子”是人們對有德行之人的尊稱,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有德行的人要言出必行。毋庸置疑,“一諾千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若想孩子能夠傳承這一美德,就應該從自身做起,做信守承諾的父母。
孔子有位得意門生叫曾參。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可是小兒子哭鬧不止,也要跟著去。為了讓兒子聽話,曾妻就哄兒子說:“乖兒子,不要哭了。你要是聽話,娘從集市回來就給你殺豬燉肉吃。”兒子聽說有肉吃,果然馬上不哭了,乖乖待在家裏等著娘回來。
曾妻從集市上回來,隻見曾參拿著繩子正在捆綁豬,旁邊還放著一把明晃晃的尖刀,他正準備殺豬呢!曾妻一見就慌了,急忙製止曾參說:“我剛才是為了哄孩子才這樣說的,並不是真的要殺豬啊!你怎麼還當真了呢?”
曾參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要知道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尚且幼小,什麼都不懂,隻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做事,聽父母的教誨。今天你若是騙了孩子,就等於讓他學會了說謊和騙人。再說,今天你若欺騙孩子,孩子就會覺得母親的話是不可信的,以後你再教育他,他也不會相信了,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就變得困難了。你說,這豬是不是該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