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輕鬆讓孩子愛上學習(6)(2 / 3)

“媽媽(爸爸)要做你的榜樣!”

無言的行動勝過一千句“話”

有人曾這樣比喻:“家庭是孩子的一麵旗幟,孩子是家庭的一麵鏡子。”也有人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師。”這些話無不折射出這樣的一個真理:父母就是孩子最大最好的榜樣,父母的行動、思想、品德,會慢慢地滲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現在孩子的學習是許多父母最為關心的話題,直接對孩子講道理讓他好好學習,可能起的作用不大。這時候,父母榜樣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了。若是父母能給他作出一個好好學習的榜樣來,那麼他在榜樣力量的作用下也許會自覺地去學習。

一位父親曾經很羞愧地講過這樣一件事:

最近,我發現上五年級的兒子總是上網玩遊戲,學習不如以前認真了,成績也下降了。一天晚飯時,我對兒子說:“你這幾天總玩遊戲,你看你小考成績才剛剛及格。你就不能控製一下自己,不再玩遊戲,轉而把精力用在學習上嗎?”兒子卻很無所謂地說:“你還說我呢,媽媽說你要參加什麼考試,你自己不也天天看電視,沒有看書?”我一下子愣住了……其實,孩子經常會將自己的行為與父母相對照。若是父母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孩子就有可能會借由父母的不當行為來為自己的過錯開脫。

再來看一位母親的故事:

夏季的一個傍晚,母親帶著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到廣場散步。忽然發現一直跟在身邊的女兒不見了,她慌忙回頭正要尋找,卻看見女兒正蹲下身子撿起路上的空飲料盒子,隨後把它丟進了垃圾箱。

母親看著女兒跑到自己身邊,問道:“為什麼要撿那個呢?”女兒很認真地回答:“因為之前看見媽媽有時候會撿地上的垃圾丟進垃圾桶,再說,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要愛護環境。”母親聽後,欣慰地笑了……身教往往就是這麼簡單,這位母親並沒有給女兒講過什麼大道理,但女兒幼小的心靈裏卻記下了母親的良好品德。也許開始的時候,孩子隻是單純地對父母的好行為進行模仿,但在父母好榜樣的影響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自然也會培養出好品德的。

一段時間,電視裏總在播一段廣告,一位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年幼的兒子看在眼裏,立刻也學著媽媽的樣子端出一大盆水來說:“媽媽,洗腳。”這段廣告有一句畫外音:“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見,一些事情不用刻意去教,隻要父母做得好,孩子自然也就記住了,學會了。

同樣的,學習方麵也是如此。有位教育家曾經這樣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充滿學習氣氛的家庭會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父母要教人先教己,父母認真學習的樣子,也會成為他模仿的對象。在家庭良好的環境和父母良好的榜樣的雙重作用下,孩子就能受到良好的熏陶。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為孩子現身說法,為他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呢?

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兩個世紀之前,美國康涅狄格州有一個叫嘉納塞·愛德華的人。他很有學問,注重自身修養,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他的家族至今已經繁衍了8代,這些子孫後代中有1位副總統、1位大使、13位大學校長、103位大學教授、60位醫生、80多位文學家、20位議員。在長達兩個世紀的時間裏,這個家族竟沒有一個後代因觸犯刑法而被拘捕、關押或判刑的!

而與之相反的,還是兩個世紀之前,美國紐約州有一個叫馬克斯·萊克的人。

他整天不務正業,不僅是一個酒鬼,還是一個賭徒,他對子女自然也是不管不問。他的家庭至今也延續了8代,但是,在他的子孫中,卻有7人因殺人被判刑,65人成了盜竊犯,還有234人淪為乞丐,因為嗜酒而殘廢甚至死亡者,更是超過了400人。

這就是一對鮮明的對比。父母榜樣的力量不僅僅會影響下一代,甚至也能影響其後所有的子孫。

從來不看書的父母,孩子也不會對讀書有多大興趣;從來不願意鑽研知識的父母,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問題,一定也不會願意去多動腦子;自己都不願意多談論學習的父母,又怎能指望孩子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