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清空雜念,以靈感覺知萬物(2)(1 / 2)

自從“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言流布,百丈大師聲名鵲起,飲譽四海,九州禪客望影足奔。現在神讚得到百丈真傳回來,老師父自然高興十分。他當即召集大眾,親自送神讚禪師登堂升座說法。

在宇宙人生的大道麵前,客氣便是虛偽。神讚登壇宣揚倡導百丈禪風:“靈光獨耀,迥脫塵根。體露常真,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身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老師父感歎道:“想不到我半截入土的人,還能領悟到如此美妙的禪機!”

他立刻將大中寺住持之位讓給了神讚,自己心甘情願地反過來給他當徒弟。如同當年的印宗法師,他本來是六祖慧能的剃度之師,在慧能正式出家後,他反過來拜在了慧能座下,執弟子之禮。

禪門無高下,悟者應為先;佛法無貴賤,有道自為尊。神讚傳禪多年,臨終時,聲若洪鍾地對弟子說:“你們知道無聲三昧嗎?”無聲三昧?這是什麼玄妙法要?眾人自然不知。他吩咐道:“那,你們就安安靜靜聽著,不要想其他事。”弟子們都側耳傾聽著,聆聽著,靜靜的,靜靜的……不知過了多久,等他們回過神來,神讚禪師早已端坐著圓寂了。

他,以最後的生命,演示著禪的神奇。

景深

20世紀初,美國一位農場主在巡視麥倉時,不慎將自己名貴的金懷表遺失了。他在麥倉裏翻了半天,始終沒有找到。這隻懷表鑲嵌著十二顆鑽石,價值不菲;更主要的是,它是祖上留下來的傳家寶,其紀念意義是金錢無法買到的。所以他對農場裏的人們說,誰能幫他找到懷表,他情願出一百美元獎賞。

一百美元在那個時候是個很大的數字,相當於一個工人半年的收入。麵對重金誘惑,農場裏的工人們連同他們的老婆孩子都放下手頭活,來到麥倉尋找那能給他們帶來一大筆財富的懷表。其中還有一個衣著破爛的小女孩--她是最貧窮人家的孩子,而且還患有先天性眼疾,是個半盲女童。

人們在麥倉裏四下翻騰。然而,麥倉太大了,麥粒像流沙,能將一切痕跡抹去。還有堆積如山的一堆堆幹草,若想從中找到一塊小小的懷表,如同大海撈針。半天過後,人們興趣索然。他們不是抱怨麥倉太大,就是嫌幹草太亂,使得他們費盡了心思,連懷表的影子都沒看到。而且,太陽下山了,倉庫裏光線太暗,眼睛無法看見東西,再費力氣也是枉然。

人們一個個相繼離去,隻有那個半盲的女孩呆呆站在倉庫門口。走的人們半是同情,半是嘲弄地望她一眼:唉,我們明眼人都看不到那金懷表,你一個半瞎子能看清楚?

最後,連農場主也不抱希望,準備放棄了。小女孩怯生生地問:“先生,你說過的話還算數嗎?”

農場主驚奇地問:“孩子,你還想繼續找?可是,你的眼睛……”

小女孩說:“我想,我必須找到您的懷表,因為我的家人太需要那一百美元了。一百美元可以讓我媽媽、弟弟在很長時間裏吃飽肚子。”

農場主動情地說:“好吧,孩子,我不關倉庫的門,你繼續找吧。隻要你能找到,我就給你二百美元。”

“太好啦,如果有二百美元,我就可以去治療我的眼睛啦!”天越來越黑,麥倉裏伸手不見五指。小女孩的一雙小手在偌大的麥堆上一寸寸摸索著。夜愈來愈深,農場裏的一切活動都停息下來了,連鳥兒都進入了夢鄉。萬籟俱寂,倉庫內更是安靜得出奇。除了小女孩的小手在麥粒上劃過的窸窣聲外,隻能聽到倉外蛐蛐的奏鳴。忽然,小女孩似乎隱隱約約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另一種像心跳一樣有節奏的聲音。她停止了摸索,靜靜地坐了下來,連自己的呼吸也控製得很輕。

於是,麥倉裏儲存的都是寂靜。這不動不搖的靜默像一泓止水,當它達到至清至純至潔時就會纖毫畢現。

於是,就有一種若有若無的滴答聲浮現出來。在什麼地方?女孩沒有急於循聲去找,她努力使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把自己的心靈調整得更加敏銳,因此懷表的滴答聲在她聽來就如同滾雷一般轟鳴了。在麥粒深處,她挖出了那塊眼睛看不到的懷表。

當然,她如約得到了那兩百美元。後來,治好了自己的眼睛。其實,就算眼睛治不好,她也不會像原來那樣悲觀了,因為她通過找懷表找到了自己的另一雙“眼睛”--心靈。

我們平常太依賴自己的眼睛了,忽略了其他感覺器官,更忘卻了自己那本應無所不在的心靈。我們往往隻相信自己認識的道路,而無視其他途徑,就像神讚禪師看到的蜜蜂一樣,放著大門不走,非要鑽透窗紙不可。

我們常說,耳聽是虛,眼見為實。眼睛看到的果真就是真實的嗎?孔夫子與學生周遊列國,由於未能成功地將自己“推銷”出去,沒有人買賬,被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兜裏沒錢,滿肚子的文章換不來米麵。礙於顏麵,為人師表的他又不肯向農夫乞討,隻好挖野菜充饑。六七天過後,年高體弱的夫子頂不住了。老師的尊嚴值錢,學生就無所謂了。於是,顏回一個人跑到附近的村落裏乞討。老百姓總是善良的,見他可憐,給了他幾升米。顏回就高高興興回來,高高興興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