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原打算將女兒永福公主嫁給校書郎於琮(cóng),但不久後忽然改變了主意,讓於琮娶了另一個女兒廣德公主。宰相們詢問緣故。李忱說:“最近我在與永福一塊吃飯時,她一不高興,當著我的麵就摔飯碗、撂筷子。性情如此暴躁的女人,怎麼能給讀書人當妻子呢?而廣德公主很溫順,才適合於琮。”二十多年後,黃巢的大軍攻占長安,於琮不屈被殺。臨行刑,廣德公主撲到丈夫身上,抓住刑刀,發出了“誓與丈夫共存亡”的豪言,與丈夫一同從容赴死。宣宗最疼愛的一個女兒是萬壽公主。當她要嫁給大臣鄭顥時,按皇家禮儀規定,應該用白銀裝潢車輛。宣宗說:“我一心提倡節約,希望改變國人的風氣,就應該從我最親的人做起。”於是改白銀為白銅。他特地下詔萬壽公主,要效法平民之妻,不得恃寵幹政,否則嚴懲不貸!
有一次,鄭顥的弟弟患了重病。宣宗發現萬壽公主沒有去探望而是去看戲,立即將她召回宮中,罰她在太陽下站了整整一天。
西北黨項族叛亂長期不能平定,唐宣宗任命宰相白敏中為各路軍總司令。白敏中與駙馬鄭顥矛盾很深,他直接對皇帝說:“鄭顥對我恨之入骨,早就想除去我而後快。我在朝中他無可奈何,一旦我出任外職,他一定會乘機陷害我。”
唐宣宗說:“我早就知道,你說得太晚了。”說著,他交給白敏中一個木頭箱子,裏麵全是鄭顥狀告白敏中的奏章。他接著說:“我如果聽他的,你能當宰相到如今?我還能如此信任地將軍隊交給你去指揮?”
白敏中回到家中,把這小木箱供到佛像前焚香叩頭。他上任之後,竭盡心智,奮勇殺敵,僅僅幾個月,就平息了叛亂。而時任戶部侍郎、主管全國稅務的鄭顥,見宰相位置有了空缺,就想方設法投機鑽營。誰知嶽父唐宣宗不但未能使他如願以償地當上宰相,反而將他調任了一個最清閑的職位--皇家圖書院院長。
非常可惜,由於唐宣宗未能悟透禪宗至理,晚年與他的先人一樣,為了長生不老,服用道士的丹藥而中毒身亡。但是,唐宣宗的披肝瀝膽、勵精圖治,使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大唐帝國得到了一個喘息的機會,給國人帶來了十三年的豐衣足食、和平安寧的好日子。當然,對於李家江山來說,“大中之治”
不過是回光返照。在大中末年,詩人李商隱吟出了那句著名的“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唐宣宗死後沒多久,就進入了中國曆史上紛亂、黑暗的殘唐五代歲月。在隨後的腥風血雨中,屠城和饑荒隨處可見,在這個信奉武力的軍閥混戰時代,人民更是懷念唐宣宗李忱帶給人民的十多年的幸福時光……
心語
唐宣宗未登基之前,在禪宗寺院當了七年沙彌,參謁過香嚴智閑、鹽官齊安、黃檗希運等大宗師。他之所以未能開悟,是因為心裏放不下那金光閃閃的皇帝寶座。當如願以償地當了皇帝後,他又想體驗當神仙的飄逸,可道家修煉的艱苦,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承受。於是,有道士為他提供了一條捷徑--服用“仙丹”,結果是神仙沒當成,弄了個一命嗚呼。
不光是唐宣宗,包括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內,終唐一代共有五位皇帝死於丹藥。
其實,我們也沒有資格嘲弄這些想入非非的帝王。不是嗎?都市裏的人們,想身體健康,又不肯鍛煉,於是各種保健品大行其道;想減肥,又舍不得口福,於是吃減肥藥……人這一生,往往活在矛盾和悖論中,放不下的東西太多,想都得到的東西太多,在這種掙紮中,人們一路迷失其中。
何不在午後的閑暇中,讀一下禪的智慧,越過唐宣宗的皇冠,去傾聽一下黃檗希運,去傾聽一下香嚴智閑……或許,有意外的收獲呢。
3.辯論出個真與假
道明禪師出生在風景如畫的江南睦州(今浙江淳安縣西),俗姓陳。睦州有一座頗具規模的寺廟--大開元寺。由於是皇家專款敕令建造,所以富麗堂皇,氣勢宏偉。
一天,十多歲的道明跟隨父母來開元寺燒香拜佛。剛到山門前,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出現了:從未來過開元寺的小道明,竟然對這裏的一切十分熟悉,一房一舍,一堂一殿,他似乎都了如指掌。他興奮異常,拉拽著父母到處走動,為他們指指點點,如數家珍。更讓他莫名其妙的是,連這裏的出家人,他好像也都認識似的。恍惚間,他模模糊糊感到,在一個遙遠的什麼時候,他好像就在這裏生活過。
夢也?幻也?如夢似幻,亦真亦幻。(其實,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類似神奇的經曆與奇妙的感覺。就是說:你現在經曆的一個場景,似乎以前就經曆過。)到下午,該回家了。小道明卻抱住大雄寶殿前的柱子,死活不肯跟隨父母離開,母親哄他:“好孩子,聽話。咱們先回家,明天我再領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