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今天的收獲,緣於某年某月某日的一次堅持
黃檗希運大師見地淩駕於時輩,一如他的身材偉岸峭拔,座下常常住僧達千人以上。
那時,義玄在這上千禪僧之中如同一粒沙子掉到沙灘,普通得無法再普通了。然而,就是在這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有人發現了他的不普通。這個人便是時常代師說法、訓徒、領眾的首座和尚,有“尊宿”之稱的睦州道明禪師。
道明冷眼觀察義玄很長時間了,看到這個小僧言行精純專一,最難得的是他數年如一日,從未有過心身放逸。道明心中讚歎:他雖然年輕,卻有偉丈夫的氣質。於是,道明就有心指引他。一日,他主動與義玄搭話:“上座來到黃檗有三年了吧?”
義玄見人人尊重的首座和尚清楚記著自己的行履,很是有些驚訝,點點頭說:“是三年了。”“曾向堂頭大和尚參問過嗎?”道明問。
義玄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沒有參問過,不知該問個啥。”道明說:“何不就去問問,什麼是佛法的主要旨意?”義玄受到首座和尚的指點與鼓勵,興衝衝地向黃檗禪師施禮相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然而,義玄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的話音未落,黃檗手中的禪杖早已劈頭蓋臉地打了下來。他莫名其妙,腦袋裏一片空白,隻有做抱頭鼠竄狀。
回到僧堂,道明關切地問:“怎麼樣?”義玄十分疑惑地說:“我就是像首座您教的那樣問話,可話尚未說完,師父就莫名其妙地用棒子打我。我真不明白是為什麼?”道明為他整理一下淩亂的衣衫,鼓勵他說:“大丈夫做事情絕不能半途而廢。
別怕,你再去問。”義玄被打之後,自己心裏有所不甘,起碼得弄明白為什麼挨打吧?現在首座師兄又給他打氣,所以就咬咬牙,鼓足勇氣,再去追問黃檗,請教什麼是佛法大意。
結果,回答他的,又是一頓亂棒!他又一次懵懵懂懂、迷迷糊糊被打了出來。義玄被打得頭昏腦漲,稀裏糊塗狂奔到了後山,回頭沒見師父追來,才驚魂未定地靠在岩崖上喘息不止。他不禁有些灰心喪氣了。這時,一粒鬆果從天而降,跌落在他腳前一尺遠的地方。他抬頭,隻見巍巍高聳的懸崖上,一株蒼鬆橫生而出,樹幹盤旋扭曲似虯龍,枝杈蒼勁如鐵鑄。那裏是光禿禿的岩壁呀!沒有泥土,沒有水分,甚至連陽光都很少光顧,但這頑強不屈的鬆樹仍然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給藍天一抹新綠,給大地一片涼陰。義玄心中一縷愧疚之情油然而生。玄奘大師西天取經九死一生,二祖慧可為悟道立雪斷臂……比起祖師大德為法忘軀、頭腦心髓皆可舍棄的壯舉,挨上幾棒子又算得了什麼?義玄一跺腳,硬著頭皮,第三次問法黃檗:“師父,請問,如何是佛法大意?”仍是一頓無情棒。義玄連滾帶爬,又一次踉踉蹌蹌地逃了出來。與心中不斷增長的巨大困惑相比,義玄已經感覺不到挨打的痛楚。師父的亂棍打在身上,恰似一枝蒿草輕輕拂過一樣。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為什麼挨打?師父打他究竟是什麼原因?
道明像是未卜先知,早已在僧堂裏等他。義玄說:“首座和尚慈悲,是你激勵我向堂頭大和尚請教佛法。然而,三次發問,三次被打了出來。我恨自己業障深重,智少福淺,不能領會師父的深意,感到十分慚愧。也許,我的機緣不在這裏。”
道明說:“你想離開這裏?那好吧。不過,在離開之前,你應該去與大和尚告個別。”
看到義玄點了頭,道明匆匆離開僧堂,徑直去見黃檗,說:“師父,那個來問話的小僧義玄,年紀雖輕,見地、行履都很出眾,您應該好好栽培他一下。他若是來告別,請您老人家根據他的根性、機緣,指點他一個悟道的地方。相信他今後一定能成長成一株參天大樹,給天下人帶來無限的蔭福。”
黃檗禪師說知道了。第二天,義玄果然來辭行。黃檗問他:“下山之後,你計劃到哪裏?”義玄說:“不知道,走到哪裏算哪裏吧。”
黃檗說:“你不要去其他地方,離這兒不遠的高安灘頭,住著一位大愚和尚。他是我師叔智常的大弟子,禪道高明。你就去找他,他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黃檗自視甚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曾經說過:“馬祖手下八十四人坐道場,但得到正法眼的隻有三五人,廬山智常和尚是其中一個。”智常的高足大愚禪師,在當時,深為當時禪林所推崇。
於是,義玄辭別了師父,直奔幾十裏之外的大愚禪師處。當大愚得知他從黃檗處來以後,隨即問他:“黃檗禪師有什麼教導學人的話語?”
義玄敘說了自己挨打的經過之後,問道:“我三度去問佛法大意,三次被打,不知我有無過錯?”
大愚搖頭歎氣,說:“你呀你,叫我怎麼說你好?黃檗如此婆婆媽媽,不惜拖泥帶水,累了個半死,隻是為了你能夠大疑大悟。你倒好,還在尋思自己有無過錯!”
經過黃檗峻急猛烈的捶打之後,現在又有大愚這樣超然大度的長者循循善誘,義玄終於成熟了,突然就悟透了禪機,大夢醒來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黃檗佛法無多子!”意思是說,黃檗的佛法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他教導學人的方法也並不玄奧。其實,不但黃檗佛法無多子,佛陀和達摩的佛法也無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