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完整的人生少不了磨礪(1)(2 / 3)

黃檗打了飯頭一掌,氣呼呼地轉身就走。飯頭稀裏糊塗被打,更被打得稀裏糊塗,就將此事告訴了義玄。義玄說:“你等著,我給你勘驗師父,將老本翻回來!”義玄找到黃檗,後者將他與飯頭之間的公案說給徒弟聽。義玄靈機一動,就采取了一個反客為主的策略,說:“飯頭不會,請師父代替他回答一下。”黃檗不知義玄早已見過飯頭,就讓義玄來問。於是義玄便像黃檗剛才問飯頭那樣說道:“一頓飯下兩石五的米,莫不是太多了?”黃檗扮演飯頭的角色,回答:“第二天可以再吃一頓。”義玄道:“說什麼第二天,現在就吃!”

這件事被溈山靈、仰山慧寂師徒知道了,前者問後者:“黃檗與義玄想幹什麼?你是怎樣想的?”慧寂反問師父:“您是怎樣想的呢?”

靈看著自己的徒弟,深有感觸地說:“養子方知父慈。”慧寂說不是這樣,他的解釋是:“這就好像’引賊破家‘。”自從義玄大悟之後,便驚動了這師徒,他們時時刻刻關注著黃檗山上那對師徒的一舉一動,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義玄開悟對禪宗的重要性。以義玄的修為,他若一直追隨黃檗,亦可成為一代大師,弘化一方。若假以時日,再有緣憑借日後成為宰相的淮南節度使裴休的外力,很有可能成為江南禪林的領袖。但他沒有留戀鶯飛草長、花紅日暖的江南,決心北上,到南禪十分薄弱的燕趙之地開拓一片新天地!

義玄去向師父告別。黃檗問他到哪裏。他說:“不是河南,便是河北。”黃檗想打義玄,卻被義玄搶先抓住了手,反而被他打了一掌。黃檗挨了打,卻開心地大笑:“我的法脈後繼有人了。去將先師百丈傳給我的禪板、幾案拿來。”六祖之前,祖祖相傳的表法信物是達摩從印度帶來的由佛祖釋迦牟尼一脈傳下來的木棉袈裟。六祖之後,袈裟永存曹溪,不再遞代相傳。黃檗現在要將先師的遺物托付給義玄,也就是一種血脈繼承的傳法信物。

義玄卻說:“侍者,拿火來!”他竟然要將祖師的信物付之一炬。在義玄看來,以心傳心、心心相印,才是禪之法要,要那禪板、幾案之類的勞什子幹什麼!

是啊,隻有沒有身份的人,才需要一份身份證明。我是法王,我頂天立地,天地之間唯我獨尊!宇宙真諦了然於胸,佛法大道掌握在手,何須身外之物為真金做證!

義玄此舉大有南泉斬貓、丹霞燒木佛、仰山燒秘籍的膽識氣魄。《楞嚴經》有句話說得好:“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為報佛恩。”義玄便是以經天緯地的大氣概,以度化無量眾生,報答曆代祖師的恩情。

〔1〕《楞嚴經》,佛教經典。唐般剌蜜帝譯,共10卷。

景深

1998年11月9日,美國猶他州土爾小城傳出一條令人難以置信的新聞:市立小學的校長路克先生將要以爬行的姿勢去上班。需要說明的是,路克四肢健全,腿腳靈活,頭腦清醒。那麼,他為什麼要在天寒地凍的雪地裏爬行呢?

原來,在新學期伊始,為激勵全校師生奮發讀書,路克曾公開承諾:若是全校學生能在11月9日之前累計讀書十五萬頁,他將在當天從家裏爬行到學校上班。所有的學生都被校長這一新奇的承諾打動,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讀書活動,連學校附屬幼兒園裏大一些的孩子都開始學習識字,學習閱讀,加入到了讀書的行列中來。到11月9日以前,全校學生累計讀書遠遠超過了十五萬頁。很多學生給校長路克打電話,詢問他是否真的要爬行1.6公裏來學校上班。也有人勸他:“你的目的是鼓勵學生多讀書,現在目的已經達到了,沒有必要真的到冰天雪地中爬行。”

路克說:“我是為人師表的校長,一諾千金。我們要求孩子們做到的,首先自己得做到。自己對學生說過的話一定要兌現。”

11月9日那天,路克與往常一樣,早上七點準時離開家門,以爬行的姿勢開始向學校方向移動。為了不影響交通,他沒有在公路上爬,而是在路旁崎嶇不平的荒草叢中艱難爬行。朔風卷起雪糝摔打在他的臉上,他不管不顧;刺骨的寒氣順著手掌侵入骨縫,他咬牙堅持;冰凍堅硬的地麵硌得他膝蓋生疼,他默默忍受……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爬行,路克終於到達了學校。全校師生眼含熱淚,夾道歡迎自己心愛的校長。

無獨有偶。東晉時期的高僧法遇大師,被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禮請為住持,有數百僧人跟隨在他的座下學習佛法。法遇大師道風嚴謹,規矩嚴明,深受四方民眾的敬重。

法遇有一位出家不久的弟子。弟子在家時便是個遊手好閑的浪蕩公子,剃了頭,穿上了袈裟,惡習仍舊難以斷除。他身在寺廟,但依然與原來那些品行不端的狐朋狗友來往,一同到市井玩樂,甚至還共同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