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AM所具備的基礎管理能力有哪些?
AE的工作曆程是一條並不平坦的道路,從AE助理啟航,經曆漫長的磨練之後,方能修成正果,這段曆程和唐三藏的西天取經之路,其艱辛的程度,也是相差無幾了。廣告企業多數是中小型的企業,特別是本土廣告企業,基本都是實施粗放型管理,不僅企業本身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是一無所知,常常見到不少廣告企業成為人員高頻率流動的場所,更常常見到各種中小型廣告企業是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才剛剛立足於業界不到幾年,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在中國多數城市,不是一個兩個的特例,而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在很多的中國城市,每天都會出現不少新的廣告企業,這些企業的創始人,要麼是從國際廣告企業離職回來的,要麼是在其他本土廣告企業裏麵工作過的,大家多數是憑著一腔熱血和對廣告的喜愛,創立全新的廣告企業,三五個人,四五條槍,有那麼一到兩個客戶,於是廣告公司就開張了,在這樣的狀況下,這更像是一個為了臨時利益而組成的小團隊,為了暫時的目的,委曲求全似的團結在一起,為了目前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奮鬥。
這一類廣告企業的最大特征就是,公司最核心的項目管理者,也是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核心人物,就是創始人,他們往往具備了一定的廣告專業知識,但是卻嚴重缺乏企業管理知識和項目管理知識,於是廣告公司在經營之初,憑的完全是哥們兒義氣,凡是出現問題,都是依靠兄弟情誼來化解,而公司麵臨的真正管理問題,卻少有人來思考。
我接觸到的不少本土廣告企業,缺乏最嚴重的就是項目管理機製,本來這是一個廣告公司的AM最需要來建立的,但是往往在這一類廣告企業裏麵的AM,卻是最為缺乏這一塊的知識和執行能力。期間的原因主要在於很多中小型廣告企業的AE在成長成為AM的曆程中,並不是憑借多元發展個人素質成長起來的,而是單一依靠所謂的和客戶關係好壞來評定的。這和多數廣告企業的觀念有必然的關係,很多廣告企業都認為AE維係客戶的好壞,隻有一個唯一的標準,那就是和客戶核心人物的私人關係好不好,至於廣告專業,其實是沒有任何標準的。君不見,在很多實際工作中,AE演變成為一味勾兌客戶的人物,而對於客戶項目的管理基本談不上,反正有單就下,創意部見單就開工,更缺乏管理的是,創意部由於沒有項目管理者來統籌,常常是處於一個加班狀態,累死累活,似乎每一個工作單都是最著急的。問題是,難道每一個廣告企業的業務真都好到了隨時隨地必須加班的地步嗎?沒有,很多廣告企業裏麵不是時常閑到狂打電子遊戲的地步嗎?
AM缺少的第二個企業管理機製,就是對於成本的控製。國際化的廣告企業由於分工明確,組織機構合理,常常能夠形成對成本計算的標準公式,比如在日本電通廣告,就有專門的月費計算表。但是在本土的廣告企業,往往都是通過預估來計算成本,無法精確地將成本計算形成標準。與其說是本土廣告企業的AM和管理者無法精確化,還不如說是他們壓根兒就沒有這個意識,在一次和白酒客戶談判的過程中,白酒客戶直言不諱:“你們作為廣告企業,有什麼成本可言呢?不就是動動腦筋嘛,需要什麼成本?”我當時就立即反駁客戶的觀點,“任何產品的產生都是存在成本的,廣告隻是腦力產品。我的辦公場地、辦公設施都是需要計入成本的,每一個工作人員按照他在這個專戶小組所投入的時間比,涉及的人力成本也是不一樣的,還有和客戶往來的各種交通、通訊費用,以及專戶小組正常運營的行政費用,這些都是明確存在的成本,和你們企業運營需要成本是一樣的,因此在成本基礎之上,加上合理的營業收入,形成我們目前的報價,是應該的,而不是像各位講的那樣,我們廣告企業隻需要腦力成本,不需要什麼其他成本!”
2.AM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
在眾多的本土中小型企業裏麵,似乎團隊之間更多的講求兄弟情誼,涉及真正人力資源的東西並不是很多。至少可以這樣認為,多數本土中小型廣告企業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的標準,這也是說明本土中小型廣告企業缺乏企業管理的特征。
多數的本土中小型廣告企業是有經營無管理,因此是講義氣,才走到一塊兒來的,所以多數的本土中小型企業的高層也是很難談得出什麼管理的方法和心得的,這樣造成了眾多本土廣告企業,今天還經營得風生水起,明天就很有可能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原因所在。
長久以來,廣告這個行業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演變,成為一個跳槽頻率較高的行業,今天可能還在A廣告公司,明天很有可能就已經到B廣告公司了,缺乏對於人力資源應有的管理,是多數本土廣告企業的一個重要缺陷,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這樣的缺陷依然沒有被這個行業的多數本土廣告企業所意識到。
廣告從業人員也似乎很容易受到利益的誘惑,但凡給的鈔票多過現在這個階段的收入,那麼心裏就開始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了,最終導致的也是跳槽。其實廣告這個行業,需要的是能夠潛心為客戶服務的人員和團隊,更需要能夠長期和客戶共同成長的個人和團隊,但是過渡頻繁的跳槽,也最終導致了無法出現這樣的理想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