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昆在日常的工作中喜歡以身作則,每一次和客戶召開工作會議之前,不管會議手冊是不是他撰寫和準備的,付昆都會在會議手冊出來之後,仔細閱讀並積極召開預演會議,以便保證和客戶的正式會議得以順利進行。他的這個習慣也在整個部門裏麵慢慢傳播開來,每一次遞交給客戶的文件和材料,部門的每一個員工都會仔細檢查,盡可能保證不要出現錯誤。
最重要的是付昆很善於指導部門員工的工作,還在寧波服務煙廠客戶的時候,付昆一再叮囑我要認真服務客戶,務必做到客戶的滿意。他很少以盛氣淩人或者指揮的口吻,來命令我或者部門其他同事去做什麼工作。付昆一直提倡的是誘導似的工作技巧,每次接到煙廠的工作指令,付昆會在說出他的意見之前,先詢問我:“你覺得應該怎麼去處理呢?”一開始我並不理解這樣的詢問,心裏琢磨著:你是領導,你說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是今天回過頭來想一想,付昆這樣的詢問,迫使我不得不去努力思考,應該怎樣回答作為領導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之中,養成了任何工作先進行思考的習慣,而這個習慣也最終促使我為了做好工作,而不斷地學習。
付昆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成了一個難以忘懷的經理,他在我們當年的營業部裏麵建立了一個平等、上進而又實幹的團隊管理核心,保證了這個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在工作和學習中得到應有的進步。付昆後來成為了公司的客戶總監,在我離開公司的那一年,也又成為了公司的副總經理。
事實上,付昆的這些做法,放在今天依然是成效卓著。當我現在的一個營業部同事,在上周致電給我,詢問客戶的某個事情應該如何解決的時候,我依然很和氣地詢問著她:“你能不能先告訴我,你覺得應該怎麼樣來處理,比較好呢?”
這個事情讓她處理得很好,客戶也比較滿意,她事後告訴我:“她感覺到了一次公司的信任和一次學習的機會!”
4.對業務申請單的統計
AM除了對項目和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財務管理能力,千萬不能忽視這項工作,如果不做這項工作,你頂多隻能算是個不稱職的AE。AM對業務申請單的管理目的,在於合理的控製成本,並保證人力資源得到合理的運用,或許聽到這句話,感覺十分的難於理解。這個相當正常,對於習慣了感性思考的廣告從業人員而言,理性思考的習慣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而恰恰管理多數是屬於理性思考的範疇。
自己開始創業的第一年,公司的合作夥伴邀請了一位自詡為資深專業人士的策劃人員加盟,由於公司沒有設立專門的策劃部,再加上這位策劃人員一直強調自己的客戶服務能力也相當不錯,於是我和合作夥伴商議,決定讓他作為客戶服務部經理,並借機在公司實施AP製度,讓AE來撰寫策劃。
在他加入公司不久,我們接到了一個客戶,由於這個客戶對出品的要求很多,公司先先後後多次派人到客戶辦公室,溝通和交流,以便確定最後的出品。就這樣在反反複複中,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最後終於確定出品的稿子,客戶付款也十分痛快,開出發票的十個工作日之內,就把應該支付的款項就給支付了,當會計把收支表交到我和合作夥伴的手裏的時候,我們當時的心情,突然變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整個項目共計為客戶設計製作了三個廣告,總共營業額達到了好幾萬,但是稅後毛利由於客戶的一再壓價,僅僅隻達到了13%多一點,更糟糕的是由於這位號稱資深策劃人士,和擁有多年客戶服務經驗的經理,任意同意AE打車(出租)到客戶那裏,多次的往返,再加上誤餐補貼,以及招待客戶就餐的公關費用、AE人員和設計部人員應得的提成,整個項目不僅一分錢沒有賺到,公司為此還倒貼了一千多元。
當我們叫來這位經理,詢問他:“難道在為三張業務申請單簽字之時,沒有仔細閱讀和計算過收益狀況嗎?”這位總監很爽快的回答:“財務的事情和我沒有關係,我隻負責專業。”而在三張業務申請單上麵,我清楚地看到了財務部對他成本過高的提醒,但是他卻置若罔聞,堅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由此可見,任何一個公司的成本管理,都和營業部的經理以上人員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畢竟AM要對項目收益負責,必須合理地控製項目運營中的各項成本。因此對業務申請單的統計,成為AM財務和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
通過上表,大家可以看到如何對一個階段的業務申請單進行統計。需要填寫的是“工作號”、“client(客戶)”、“workproject(工作項目)”、“工作時間”和“營業額”、“稅後毛利”等幾項,總營業額就是將營業額所在列的所有數字,彙總相加所得到的數字,另外需要計算的就是稅後平均毛利率,計算公式就按照上圖所示,得到的結果一定要符合公司對利潤的管理規定。
這個工作應該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其執行的關鍵點,就在於要求AM在對業務申請單簽字確認的時候,需要詳細關注一下項目的收支狀況,並及時在自己的業務申請單統計表上麵,登記和記錄下來,保證項目合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