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蕪湖,陳璋找了一個王嬤嬤來照顧林紅玉。
王嬤嬤三十出頭,性格穩重,做事周到,手腳麻利。
走走停停,陳璋的人緣很廣,到處都是應酬。走到六安的淠水河畔,已經是二月底了。
這裏是大別山區的腹心地帶,民風淳樸。淠水從北麵的霍山流下來,繞過古楚國的郢都,在正陽關彙入淮河。
有漼者淵,萑葦淠淠。
聽這裏的老人說,淠水以前叫沛河,起源於霍山深處的天塘寨。常年都有山裏的竹排下來,給各地的商家送去新鮮的山貨水果。
林家祖宅位於芙蓉鎮的西邊,倚山傍水。
老管家林之孝說:“這片老宅有三百畝,以前叫洪壩。前些日子,如海老爺重修了東側的寧府和先祖祠堂,還新立了天花樓。最近,如山老爺正在擴建西側的榮府,剛剛又新買了一大片地,將整個清河灣都包圓了。”
陳璋點了一點頭:“先去安排大小姐的住宿,不要驚動上房的老人。一切禮節,明天再說。”
“好的!”
林之孝的夫人叫秦萱,做事風格很像王嬤嬤,也是少言寡語。她給林紅玉打開了一個位置僻靜的小院,小心翼翼地做了介紹:“這個小院叫瀟湘居,本來就是如海老爺給大小姐準備的住居,還沒有外人進過這道門……”
瀟湘居不大,除了門和門房,隻有三棟木房各占一麵。正廳上麵設有閣樓,兩邊的廂房可以一邊做書房,另一邊權做茶舍琴室。
秦萱說:“王嬤嬤就先住門房吧!大小姐和雪雁可以住在閣樓上麵,都收拾幹淨了。熱水要到夥房去提,那一邊隨時都有人。想吃什麼,就給他們說一聲,做好了就會送過來。明天上午,你們看還需要添點什麼,我去安排。”
閣樓上麵很寬敞,用兩排活動屏風隔成了三個空間。就是下腳重一點,都有回聲。
雪雁的床與林紅玉的床就隔了一個錦繡屏風,那裏是一個死角。林紅玉的床頭臨著寬大的木窗,可以看到後院和更遠一點的大花園。
微風習習,暗香浮動。
林紅玉回頭問站在身後的秦萱:“這個園子裏麵還住著哪些長輩?”
“兩年前,這一片老宅沒有人住,隻有我們在這裏守護林家祠堂。後來,如海老爺重修了這裏,說是想告老還鄉。哪裏想到,隻有大小姐回來了。前幾天,如山老爺將一個從北邊過來的誥命夫人送到了這裏,暫時就住在正房裏。其它,就沒有人了。也許,再過幾天,陳爺會再接一些人過來!”
“陳爺?”
“我聽大小姐叫他陳叔叔……他就住在榮府那邊,負責這裏的供應和安全。”
林紅玉大體明白了,寧府這邊應該是父親想要的歸宿,榮府那裏還有叔叔的雄心壯誌。陳叔叔能夠讓自己抬著頭走出戒備森嚴的皇宮,還有什麼事辦不妥呢?
這天晚上,林紅玉聽著大別山裏的風,想象一派春水靜靜地流進了自己的心田,不知不覺就墜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