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識破因緣——始隨芳草去,又隨落花回(1)(1 / 3)

◎一切都應順其自然

禪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黃,小和尚看在眼裏,對師父說:“師父,撒點草籽吧!這草地太難看了。”

師父說:“勿急,何時都能撒,何必急於此時?隨時!”

中秋時節,師父買回草籽,對小和尚說:“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

小和尚高興地去撒草籽。突然起風了,小和尚一邊撒,草籽一邊飄。“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道。

師父說:“吹走的是空的,撒下去也不能發芽,隨性!”

草籽撒上了,飛來了許多麻雀,在地上專挑飽滿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見了,驚慌地說:“不好了,草籽都被小鳥吃了!”

師父說:“沒關係!小鳥吃不完的!明年這裏一樣會有小草,隨意!",

夜裏下了一場大雨,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擔心草籽被衝走了。第二天早上,早早就跑出了禪房,果然地上的草籽不見了。於是他馬上跑進師父的禪房說:“師父,昨夜一場大雨把地上的草籽全都衝走了,該如何是好?”

師父不慌不忙地說:“不用著急,草籽被衝到哪裏它就在哪裏發芽!隨緣!”

過了沒多少時日,許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來沒有撒到草籽的一些角落裏居然也長出了許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興地對師父說:“師父太好了,我種的草長出來了!”

師父點點頭說:“隨喜!”

◎扛棺自化

普化禪師在臨濟禪師座下參禪悟道。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信者用上好的袈裟給他,但他又不接受人們的供養。

有人把此事報告臨濟禪師,臨濟就買了一口棺材送他。普化非常觀喜地說道:“我的衣服買回來了。”

普化立刻扛起了棺材,跑到街上大聲叫著說道:“臨濟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著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東門。”

第二天,普化準時扛著棺材到了東門,一看人山人海的,大家都想來看看這一怪事,普化就說:“今天看熱鬧的人太多,不好死,明天去南門死。”

如此經過三天之後,由南門而西門,由西門而北門,再也無人相信普化禪師的話。大家說:

“我們都給普化騙了,一個好端端的人,哪裏有說死就死的呢?再也不要上他的當了。”

到了第四天,普化扛上棺材徑至北門,一看沒有幾個看熱鬧的人,就非常歡喜地說道:“你們非常有耐心,東南西北,都不怕辛苦,我現在可以死給你們看了。”說罷,普化進入棺材,自己蓋好,就無聲息了。

◎一切從心開始

從前,有一位守園人看守著一座官家園林。園子中,長著一棵毒樹。這棵樹雖有毒,但長得非常好,大大的枝丫伸向空中就像一把撐開的傘。許多遊人來到園中遊玩觀賞,停在這棵毒樹下乘涼休息,結果沾上了毒氣,有的頭痛欲裂,有的腰酸背痛,有的甚至躺在樹下再也起不來了。

守園人知道了這是一棵毒樹,又親眼目睹眾人在樹下休息不是得病就是亡命的遭遇,就決心用斧子砍掉這棵毒樹。

他找來一把一丈多長的長柄斧子,遠遠地站著砍倒了毒樹。可奇怪的是,不到十幾天,毒樹又重新長起來了,而且枝葉變得更加茂盛,團團簇簇,煞是好看,還有那說不出的種種奇妙之處,眾人見了沒有不喜歡的。

由於眾人不知底細,看到這麼一個好地方都紛紛爭著搶著到這棵毒樹下來乘涼。可是還沒等太陽的影子移開,人們就又遭到了毒害的厄運。

守園人見了,又像以前一樣,拿著長柄斧子遠遠地砍樹。可是沒多久,樹又長出來了,而且長得比被砍之前的更加好看。就這樣,守園人砍了一次又一次,但每次砍後不久毒樹又重新長出更好看的枝葉來。

那個守園人的族人、親戚、妻子、兒女、仆人等,都是因貪圖在這樹陰下乘涼享樂而中毒身亡,隻剩下守園人孤身一人,日夜憂愁苦悶,哭哭啼啼地在路上走。

不一會兒,他碰到了一位禪師,就向禪師哭訴自己的不幸遭遇。

禪師聽後,對守園人說:“你這些不幸遭遇和痛苦,完全都是你自己造成的!要想堵住流水,就得高築堤壩;要想砍絕毒樹,就必須挖掘樹根!像你每次砍掉的僅是毒樹的枝幹,就好比是給毒樹修剪枝葉一樣,怎麼能叫砍樹呢?你現在趕緊去挖掉這毒樹的根吧!”

◎有有花堪摘直須摘

中秋節,老方丈從供品中挑了兩兜梨,分別發給甲乙兩個和尚。

他對甲和尚說:“這些梨還有些生,放個十天半月的再吃吧。”又對乙和尚說:“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不能再放了,趕緊吃了吧。”

結果是,甲和尚的梨放了半個月之後再想吃時,已全部爛掉了;乙和尚的梨,當時就吃了,卻生澀難忍。後來當老方丈問詢二人梨子的口味時,二人就把各自的情況如實告訴了老方丈。

老方丈對甲和尚說:“看來,有些東西是不能放置的,哪怕有些生澀,也得及時享用,不然的話,後悔晚矣。”

又對乙和尚說:“看來,有些東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時間也許更好些。”

◎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來臨

從前有個年輕英俊的國王,他既有權勢,又很富有,但卻為兩個問題所困擾,他經常不斷地問自己,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是什麼時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誰?他對全世界的禪師宣布,凡是能圓滿地回答出這兩個問題的人,將分享他的財富。禪師們從世界各個角落趕來了,但他們的答案卻沒有一個能讓國王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