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德禪師也提高了聲音說道:“難道你不知道麵前坐著一個不怕死的禪僧嗎?”
曹翰非常訝異於禪師膽量,同時也被禪師如此的定力折服。此時,他非常有禮地合掌問道:“請問禪師的尊姓大名?”
禪師平靜地回答道:“我是緣德。”
曹翰驚歎不已,隨即跪下來謝罪道:“原來是德高望重的緣德禪師,失敬,失敬!”
◎了悟心要最重要
廣慧元璉禪師初學道的時候,在真覺禪師的座下參禪,白天負責廚房典座的工作,晚上則以誦經作為修行的功課。一日,真覺禪師問他道:“你看什麼經?”
元璉回答道:“維摩經。”
真覺再進一步問道:“經在這裏,維摩居士在哪裏?”
元璉不知如何回答,深愧自己所知有限,反問真覺禪師道:“維摩在哪裏?”
真覺回答道:“我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就是不能告訴你!”
元璉覺得非常慚愧,就辭別真覺禪師到處雲遊行腳,親近的善知識多達五十人以上,但是仍然不能契悟。一日去參訪河南首山省念禪師,問道:“學人親到寶山,空手回去之時如何?”
首山禪師道:“拾取自家寶藏!”
元璉當下大悟,說道:“我不懷疑禪師們的舌頭。”
首山問道:“為什麼呢?”
元璉回答道:“我也有舌頭。”
首山很高興地說道:“你己經了悟禪的心要了。”
◎悟的第一步就是覺察心性
有一位和尚,生活非常清淨嚴謹,幾近聖人的境界。因此,在他的身邊不乏眾多的追隨者。其中有一位老太婆更是對這位清僧仰慕有加,就這樣,20年來她從未中斷過對清僧的供養。
不過,說到這位老太婆的供養方式卻是相當奇特的。她總是挑選一些美豔的少女來服侍清僧的飲食起居。然而,美女對清僧而言,究竟是金幣對貓一樣,根本不起作用呢?還是魚幹對貓一樣,具有極大的誘惑?這就不得而知了。
20年過去了。
“該是時候了。”老太婆心中暗忖著。
於是有一天,她特別囑咐少女地引誘和尚。
“來嘛!好不好嘛!”受囑咐的少女擺出妖媚的姿態,在清僧的耳邊發出嬌嗔的聲音。這時,清僧卻說道:“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
三冬,指的是孟冬、仲冬、季冬。也就是冬天的三個月份。在寒冬的季節裏,依附在斷崖絕壁上的枯木,更加沒有溫暖的氣息。清僧說這句話是表示他的心已經因徹悟而顯得澄靜清明,絲毫不為美色所動。看來,這位清僧或許真是修到“如如不動”的境界了。
少女回去之後便把經過一五一十地稟報老太婆,老太婆一聽,立即勃然大怒道:“我竟然供養了這個俗漢20年……”說罷,她立刻將清僧趕出了茅舍,而且還放火將茅舍燒得精光。
這就是“枯木寒岩”的典故。
◎廢紙一堆
白隱禪師門下有位弟子,自認已經開悟,既不拜佛,也不焚香,甚至經常撕碎《大般若經》來當草紙。並且常說:“我就是佛,經文是記載佛的說法,既然現在有佛在此,這些經文,全是廢紙一堆,拿來當草紙用,有何不可!”
白隱禪師知道這件事,就對他說:“聽說你已經成佛了,可喜可賀!但是,佛的屁股是何等尊貴,用這種廢紙當草紙,不是太不相稱了嗎?以後你還是用清潔的白紙吧!”
◎輪回流轉
天皇道悟禪師在徑山禪師處參學五年後,即到處雲遊,當他雲遊到石頭希遷的道場時,請示道:“如果超脫定慧以外,請問你還能告訴別人什麼嗎?”
石頭禪師回答道:“我這裏本來就沒有束縛和壓迫,談超脫,請問要超脫什麼呢?”
道悟禪師不滿意這樣的回答,問道:“你說這樣的話,教人如何了解呢?”
石頭禪師反問道:“你是否懂得‘般若真空’?”
道悟禪師點點頭道:“這一點,我早有心得,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
石頭禪師非常失望地表示道:“想不到你也是那邊過來的人!”
道悟禪師趕快否認道:“我不是那邊的人!因為有了‘那邊’,就有‘這邊’,你意謂我的來處還有蹤跡嗎?”
石頭禪師肯定地說道:“我早就知道你的來處了。”
道悟回答道:“你沒有證據怎麼就誣賴我!”
石頭禪師哈哈大笑,指著道悟說道:“你的身體就是證據,那不是有來處嗎?”
天皇道悟低下頭,沉思許久,再問石頭希遷禪師道:“你的話雖這樣說,來處自他來,去處自他去。我現在隻請你告訴我,我們究竟應該拿什麼去啟導後人呢?”
石頭禪師大聲喝道:“請問!誰是我們的後人呢?”
天皇道悟於言下豁然大悟!
◎為師之師
唐代古靈神讚禪師,最初在福州大中寺中當小和尚。古靈和尚有一個特點,喜歡走江湖。
後來他到了江西南昌附近,遇見了百丈懷海禪師。從他那裏獲得了法,開悟了。這時才發現他的福州的師父並沒有覺悟,覺得他很可憐。他要回去報師父的教授之恩,於是回大中寺度化他的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