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立即頓悟——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4)(3 / 3)

師父問他在外麵學到了什麼,他回答沒有學到什麼。於是在寺裏打雜。夏天時他幫師父擦背,自言自語。師父長得虎背熊腰的,他對神讚說:“好二座健堂,可措裏麵沒有真佛。”意思是。你長得好一個身材,可惜沒有覺悟。

又過了一段時間,一天師父在窗下翻書看經。有一隻蜜蜂要飛往窗外,急切地撞擊窗紙。師父的翻書聲與蜜蜂的撞窗紙聲交相輝映。神讚看到時機到了,就說:“外麵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驢年去得?”師父一聽這話,十分震驚,放下經卷問他出外究竟遇上了什麼高人。

神讚說:“我遇百丈和尚後,心有個安歇。現在是想報答受業恩師您的恩德啊。”他的師父知道他開悟了,於是就請他說法。

◎砍頭落地

有一次,龍牙禪師對德山禪師說:“假如學人用利劍砍您的頭時如何?”

德山禪師就伸出了脖子。

龍牙笑道:“頭已經落地了!”

德山禪師微笑不語。

後來龍牙禪師在洞山良價禪師處參學時,將這砍頭的公案又述說了一遍。

洞山聽後問道:“德山當時說了什麼?”

龍牙道:“德山沒有說話。”

洞山道:“不要說他沒說話,現在你把德山落地的頭拿來老僧看。”

龍牙這才省悟過來,於是向洞山禪師懺悔致謝。

◎一生萬法,萬法皆一

龍潭崇信禪師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窮困,在天皇道悟禪師寺旁擺一個賣餅的攤子,連一個住所也沒有。道悟禪師憐他窮苦。就將寺中一間小屋給他居住。崇信為了感恩,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道悟禪師收下以後,每次總叫侍者拿一個還給崇信。

有一天,崇信終於向道悟禪師抗議道:“餅是我送給你的,你怎可每天還我一個,這是什麼意思?”

道悟禪師溫和地解釋道:“你能每天送我十個,為什麼我不能每天還你一個?”

崇信不服氣地抗辯道:“我既能送你十個,何在乎你還我一個?”

道悟禪師哈哈笑道:“十個我都沒有嫌多,一個你還嫌少?”

崇信聽後,似有所悟,便決心請求道悟禪師為其剃度,準他出家。

道悟禪師說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萬,諸法皆從一而生。”崇信自信地應道:“一生萬法,萬法皆一!”道悟禪師為其剃度,後在龍潭結庵居住,世稱龍潭崇信禪師。

◎行就是不行

某日,盤珪禪師吩咐一位侍者上京買一批上等的紙材。這位侍者向來被稱許具有“子貢之資材”,更是自傲聰慧。正是因此禪師才命他去買紙。侍者並沒有問師父對紙料的要求,心想憑自己的才智、理財之道,定會受到師父的誇讚。侍者千挑萬選之後把紙買了回來。

不過,禪師看了一眼後,就冷冷地說:“不行!”

侍者很是納悶,於是隻好再次上京去買。待再次回來之後,侍者想這次應該沒問題了。誰知禪師又說:“這個也不行!”

於是他隻好又一次上京采購。當時交通不便,而路途又遙遠,侍者心中開始抱怨,認為師父不通情理。等又一次返回的時候,禪師仍是說:“不行。”

於是便問師父到底要什麼樣的紙,他準備再次上京。禪師說:“無論什麼樣的都是不行。”

侍者此刻頓悟,於是因先前的自以為是向禪師道歉。禪師便說:“其實第一次買回來的紙就很好了。”

◎一宿就能開悟

《證道歌》的作者玄覺早年出家,遍習三藏,精通天台止觀法門,與左溪玄朗交好。後遇六祖弟子玄策,受其啟發,不遠千裏同往曹溪,禮拜六祖。

見六祖大師正在上堂說法,永嘉大師遂穿袍搭衣,手裏拿著錫杖,向法座右繞三匝。然後停在六祖大師的前麵,振威一喝,大吼一聲,也不叩頭頂禮。六祖大師說:“出家人要有禮貌,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你為什麼到這兒來?怎麼一點禮貌都沒有?”

永嘉大師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意思是說,時間緊迫,用功要緊,沒有時間講究這些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六祖大師說:“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即你為什麼不求證無生法呢?你為什麼不去體悟無常迅速的道理呢?

永嘉大師說:“體即無生,了本無速。”你不用說求證,求證也沒有一個生死,體悟也沒有一個快慢。

六祖大師說:“你既然說體即無生,了本無速,誰當分別?”

永嘉大師說:“分別也非意。”

六祖大師印證說:“如是!如是!”

永嘉大師於是向六祖頂禮告辭,六祖大師說:“你為什麼這麼快就要走?”

永嘉大師道:“本自非動,豈有速耶?”意思是本來就沒有動,哪有什麼快慢的?

六祖大師讚歎道:“你真正體悟無生了”

永嘉大師說:“無生豈有意耶?”

六祖大師說:“沒有意,誰當分別?”

永嶄大師說:“分別亦非意。”

六祖大師說:“你已經徹悟了,就在這裏住一宿吧。

永嘉大師於是在南華寺住了一宿,所以人稱“一宿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