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漸修漸悟——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1)(1 / 3)

◎別一味地指責別人

有四個和尚為了修行,參加禪宗的“不說話修練”。

四個和尚當中,有三個道行較高,隻有一個道行較淺。由於該修練必須點燈,所以點燈的工作就由道行最淺的和尚負責。

“不說話修練”開始後,四個和尚就盤腿打坐,圍繞著那盞燈,進行修練。經過好幾個小時,四個人都默不作聲。因為這是“不說話修練”,無人出聲說話,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油燈中的油愈燃愈少,眼看就要枯竭了,負責管燈的那個和尚,見狀大為著急。此時,突然吹來一陣風,燈火被風吹得左搖右晃,幾乎就快熄滅了。

管燈和尚實在忍不住了,他大叫說:“糟糕!火快熄滅了。”

其他三個和尚,原來都閉目打坐,始終沒說話。聽到管燈和尚的喊叫聲,道行在他上麵的第二個和尚立刻斥責他說:“你叫什麼!我們在做不說話修練,怎麼開口說話。”第三個和尚聞聲大怒,他罵第二個和尚說:“你不也說話了嗎?太不像樣了。”第四個道行最高的和尚,始終沉默靜坐。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就睜眼傲視另外三個和尚說:“隻有我沒說話。”

四個參加“不說話修練”的和尚,為了一盞燈,先後都開口說話了。最好笑的是,有三個“得道”的和尚在指責別人“說話”之時,都不知道自己也犯下“說話”的錯誤了。

◎漸修的關鍵在修心

禪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即是說,做一個好人就是成佛,根本用不著外修外求。

有人問六祖:“常見僧人或俗士念經,求菩薩保佑往生西方,我們人類到底能否往生西方?”

六祖言:“什麼西方?根本不存在一個所謂的西方。所謂的淨土,究竟是在我們的心中。我心即佛。”

六祖接著又說:“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東方人心淨即生淨土,西方人心不淨亦枉然,心不淨的西方人也不是佛。凡夫俗子,不知道心即是淨土的道理,念佛求經,要求往生淨土,實際上對於大慧之人來說,“隨所住處即安樂”。

有人也曾問禪師:“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這樣就能往生淨土,對不對?能與不能?”

禪師說:“其一,淨土並不遙遠,淨土就在心中,用不著你到處去求索。其二,人有賢愚,賢者認為佛在心中。愚者以為佛在十萬八千裏外,所以‘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如果說淨土隻是以距離遠近論,那麼西方本地人不就都是佛了嗎?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禪師又說:“隨便哪裏的住處都可以安樂,若人心地有善,那西方淨土並不遙遠了。若懷不善之心,再如何念佛也到達不了。所以先除十惡,後除八邪。使心平靜,便漸漸地可以看到彌陀了。”

六祖還說過: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亦不說他人是非長短,心則淨。若是執著於心與淨二字,也是要堵塞修行的道路的。

◎每天都要把自己做好

潭州慧朗禪師初參馬祖時,馬祖道一禪師看到他就問道:“你來求什麼?”

慧朗回答道:“求佛知見。”

馬祖又問道:“佛已超越知見,有知見就是魔。”

慧朗聽了,恭敬禮拜。

馬祖禪師再問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慧朗回答道:“南嶽!”

意思是說他從湖南南嶽石頭希遷禪師那兒來的。當時馬祖道一禪師在江西大振禪風,石頭希遷禪師在湖南闡明心要,因此當時學者不是向江西馬祖禪師問道,就是向湖南石頭禪師請法,來往“江湖”成為一時美談,“江湖”一語也就沿用至今。

馬祖不客氣地指示道:“你從南嶽來,辜負石頭禪師的慈悲,你應該趕快回去,其他地方並不適合你去!”

慧朗於是又回到石頭禪師那兒,請示道:“如何是佛?”

石頭禪師答道:“你沒有佛性。”

慧朗滿懷疑惑地問道:“蠢動含靈都有佛性,為什麼我沒有佛性?”

“因為你不是蠢動含靈。”

“難道慧朗不如蠢動含靈?”

“因為你不肯承擔!”

慧朗終於慢慢開悟。

◎每時每刻都應關注修心

一休禪師在比睿山鄉下時,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山上走去,原來比睿山上的寺院在曬藏經。傳說曬藏經的時候,如果風從經上吹拂而過,人承繼這種風,能夠消除厄運,增長智能,因此聞風而來的人不斷地湧向山上。一休禪師知道後說道:“我也要曬藏經!”

說完一休就袒胸露肚地躺在草坪上曬太陽,很多要上山的信徒看到了很不以為然,實在太不雅觀了。山上寺院的和尚就跑下來勸一休不要如此沒有威儀。

一休非常認真地解釋道:“你們曬的藏經是死的,會生蟲,不會活動。我曬的藏經是活的,會說法,會作務,會吃飯,有智能者應該知道哪一種藏經才珍貴!”

◎堅持之是天下最難做到的

弟子們問禪師道:“老師,怎樣才能成功呢?”

禪師說道“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

說著,禪師示範了一遍,說道:“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嗎?”

弟子們疑惑地問道:“做這樣的事幹什麼?”

禪師答道:“做完這件事,你們一年後就會知道怎樣能成功!”

弟子們說道:“如此簡單的事,有什麼難的?”

一個月之後,禪師問弟子們:“我讓你們做的事,有誰堅持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