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當他對一位老和尚說起這件事時,老和尚告訴他說:“見其誠心,而金石為開。”
◎要射得準,就必須有專一的目標
老和尚見小徒弟聽他講經時左顧右盼,三心二意,便給小和尚講了一個故事,以示訓誡:
春秋時候,楚國人養叔(養由基)很會射箭,百步穿楊百發百中。楚王拜他為師,按照他教的方法練了幾天,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就約養叔一塊去打獵,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本領。到了野外,人們把蘆葦叢裏的野鴨轟出來,楚王搭箭剛要射,突然左邊跳出一隻黃羊,楚王覺得射黃羊比射野鴨容易,便連忙瞄準黃羊。這時右邊又跳出了一隻梅花鹿,楚王認為梅花鹿比黃羊有價值,又想射梅花鹿。到底射什麼好呢?猶豫之時,突然一隻老鷹從麵前飛過,楚王又覺得射老鷹最有意思,就想向老鷹瞄準。可是弓未張開,老鷹已經飛遠了。此時,野鴨、黃羊、梅花鹿早已不知去向了。楚王拿著弓箭比劃了半天,什麼也沒射到。
養叔在一旁看得真切,便對楚王說:“要想射得準,就必須有專一的目標,不應當三心二意。在百步以外放十片楊葉,要是我將注意力集中在一片楊葉上,我能射十次中十次;要是我拿不定主意,十片都想射,就沒有把握能射中了。”
◎不羨慕他人,自己慢慢來
新寺院落成後,老和尚告誡小和尚,要自己動手塑佛。
小和尚請教老和尚,是否找個佛像來照著塑。老和尚說:“不,照著自己的模樣塑就行。”小和尚說:“師傅可以,我的模樣就算了吧。”
老和尚笑道:“我照你塑,你照我塑便可。”
小和尚不解。老和尚又道:“心表如一,言行一致地把自己當成佛,塑成佛,自己就成了名正言順、心安理得的佛。你我的德行和模樣都可塑佛,世界還不平添許多向往成佛。可以成佛之人?”
無論哪尊佛,當初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是由於用心修行才逐步把自己塑造成佛的。隻要真誠修行、一心向善,終成真佛。
◎避開薄弱的一麵
碧雲禪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擅長畫虎的畫家,畫家熱情地請他到家裏做客。
碧雲禪師推開畫家的房門,一頭咆哮的猛虎迎麵撲來,陰風乍起,頓感毛骨悚然。半晌,碧雲禪師才轉過神來,分辨出眼前的隻不過是用墨彩繪的國畫。可它實在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那威嚴的氣勢從天棚直逼地板。
“您畫虎爐火純青,為什麼不開拓一些畫路,畫畫貓狗,畫山水草木呢?”碧雲禪師感歎半天之後,虔誠地向畫家請教,企望他發表一番高論。
誰知畫家搖了搖頭,沉吟片刻,從床底下拉出一隻大木箱,“看看這裏的畫,你就明白了。”他低聲說。
嘩啦一聲開啟箱蓋,啊,全是山水、花鳥百獸的畫稿。
可是,碧雲禪師拿起來仔細揣摩著,不由得收回了準備好的譽美之辭。這時,隻聽到畫家說道:“你現在看到了我薄弱的一麵,知道我為什麼畫虎了嗎?”
◎凡事竭盡全力
鬼逼禪師本來是個專門趕經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歸去。
某一晚,他剛趕完一堂經懺,回程中路過一戶人家,院子裏的狗不斷地向他咆哮著,他聽到屋子裏傳來女人的聲音:
“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賊?”
接著聽到屋子裏的男人說:“就是那個趕經懺鬼嘛!”
他聽了羞赧地想著:“怎麼給我這麼一個不好聽的名字呢?我為亡者念經祈福,他們卻把我叫做鬼!”
這時候,正巧下著雨,他便跑到橋下避雨,順道也打打坐養養神,就雙盤而坐。
這時真地來了兩個鬼。
一個鬼說:“這裏怎會有一座金塔?”
另一鬼說:“金塔內有佛舍利,我們快頂禮膜拜,以求超生善道!”
於是二鬼便不停地頂禮。
這個出家人坐了一會兒,覺得腿痛,於是放下一條腿來,改成單盤。
一個鬼就說:“怎麼金塔忽然變成銀塔呢?”
另一個鬼說:“不管是金塔、銀塔,皆有佛舍利在內,禮拜功德一樣是不可思議!”於是繼續膜拜。
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和尚感到腿痛難忍,於是把另一條腿也放下來,隨便散盤而坐。
這時兩個鬼齊聲大叫:
“怎麼銀塔變成土堆呢?竟敢戲弄我們,真是可惡!”
和尚聽到二鬼生氣了,立刻又把雙腿收起來,雙盤而坐。
兩個鬼又叫:
“土堆又變成了金塔,一定是佛在考驗我們的誠心,趕緊繼續叩頭啊!”
這時雨停了,這位和尚自忖:我結雙盤,就是金塔;結單盤,就是銀塔;隨便散盤坐,就變成了泥巴,這結跏趺禪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
從此之後,他再也不趕經懺了,隻管專心、精進修行,不久便智能大開,獲得神通,自號“鬼逼”,因為是鬼逼而成就自己的修行。
◎聚沙可以成塔,集腋可以成裘
儀山禪師有一天在洗澡時,因為水太熱,就叫弟子提桶冷水來加。有一個弟子奉命提了水來,將熱水加涼了,便順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你怎麼如此浪費?”禪師不悅地說,“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功用,隻是價值的大小不同罷了。即使是一滴水,如果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花草樹木喜歡,水的本身也不失去它的價值呀!為什麼要白白地浪費呢?雖然隻是一滴水,但它卻有無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