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快樂自由——心中無掛礙,萬事皆和諧(1)(1 / 3)

◎痛苦總有限的

有一個師傅對於徒弟不停地抱怨這抱怨那感到非常厭煩。於是,有一天早晨,他派徒弟去取一些鹽回來。

當徒弟很不情願地把鹽取回來後,師傅讓徒弟把鹽倒進水杯裏,然後喝下去,並問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來,說:“很苦。”

師傅笑著讓徒弟帶著一些鹽,跟著他一起去湖邊。

他們一路上沒有說話。來到湖邊後,師傅讓徒弟把鹽撒進湖水裏,然後對徒弟說:“現在你喝點兒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師傅問:“有什麼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涼。”

師傅問:“嚐到鹹味了嗎?”

徒弟說:“沒有。”

然後,師傅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握著他的手說:“人生的痛苦如同這些鹽,有一定數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別為一時的快樂,失去終生的自由

從前菩薩化身為鴿王,帶領著自己的屬下500隻鴿子在國王的花苑中尋找食物。

國王見後,便命人張網來捕,結果鴿王與這500隻鴿全都落網,無一逃脫。國王命人將鴿子們裝進籠裏,用粳米與肥肉喂它們,以作佳肴之用。

鴿王被關進籠裏後,便開始一心向佛,懺悔自己的過失,興起行善的念頭,希望能讓眾鴿得以逃脫,遠離災難。

它對其他鴿子說:“佛經中說,戒貪是第一重要的。因貪而富貴者,就像是饑餓的人得到有毒的飲食一樣,隻能得到一時的快樂。你們隻要絕食,不吃那些美味,就可保全性命了。”

眾鴿說:“都已經被關在這籠裏了,還有什麼希望呢?”

鴿王說:“貪婪者都不會有好下場的。”於是它開始絕食,慢慢就瘦了下來,到了可以從籠中縫隙中飛出去時,它又對眾鴿說道:“如果你們能夠絕食,變得像我現在這樣瘦,就可以自由地飛走了。”

說完就從籠中飛了出去。

◎全然的快樂來自於得失之間

從前有一位富翁,名字叫得金。得金雖然非常有錢,卻常常覺得自己很可憐,他可憐自己空有錢財,卻從來沒有體會過真正的和全然的快樂。

得金常常想:我有很多錢,可以買到許多東西,為什麼卻買不到快樂呢?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了,留下一大堆錢又有什麼用呢?不如把所有的錢拿來買快樂,如果能買到一次全然的快樂,我死也無憾了。

於是,得金變賣了大部分家產,換成一小袋鑽石,放在一個特製的錦囊中。他想:如果有人能給我一次純粹的全然的快樂,即使是一刹那,我也要把鑽石送給他。

得金開始旅行,到處詢問:“哪裏可以買到全然的快樂的秘方呢?什麼才是人間純粹的快樂呢?”

他總是得不到令他滿意的解答,因為人們的答案總是庸俗而相似的:

你如果有很多的金錢,就會快樂。

你如果有很大的權勢,就會快樂。

你如果擁有得越多,就會快樂。

因為得金早就有了這些東西,卻沒有快樂,這使他更疑惑:難道這個世界沒全然的快樂嗎?一天,得金聽說在偏遠的山村裏有一位得道的高僧,無所不知,無所不通。他就跑進村找那位高僧,高僧正坐在一棵大樹下閉目養神。

得金問高僧:“高僧!人們都說你是無所不知的,請問在哪裏可以買到全然的快樂的秘方呢?”

“你為什麼要買全然的快樂秘方呢?”高僧問道。

得金說:“因為我很有錢,可是很不快樂,這一生從未經曆過全然的快樂,如果有人能讓我體驗一次,即使隻是一刹那,我願意把全部的財產送給他。”

高僧說:“我這裏就有全然快樂的秘方,但是價格很昂貴,你準備了多少錢,可以讓我看看嗎?”

得金把懷裏裝滿鑽石的錦囊拿給高僧,沒有想到高僧連看也不看,一把抓住錦囊,跳起來就跑掉了。

得金大吃一驚,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大叫:“搶劫了!救命呀!”可是在偏僻的山村根本沒人聽見,他隻好死命地追趕智者。

他跑了很遠的路,跑得滿頭大汗、全身發熱,也沒有發現高僧的蹤影,他絕望地跪倒在山崖邊的大樹下痛哭。沒有想到費盡千辛萬苦,花了幾年的時間,不但沒有買到快樂的秘方,所有的錢財又被搶走了。

得金哭到聲嘶力竭的時候,突然發現被搶走的錦囊就掛在大樹的枝丫上。他取下錦囊,發現鑽石都還在。一瞬間,一股難以言喻的、純粹的、全然的快樂充滿他的全身。

正當他陶醉在全然的快樂中的時候,躲在大樹後麵的高僧走了出來,問他:“你剛剛說,如果有人能讓你體驗一次全然的快樂,即使隻是一刹那,你願意送給他所有的財產,是真的嗎?”

得金說:“是真的!”

“剛剛你從樹上拿回錦囊時,是不是體驗了全然的快樂呢?”高僧又問。

“是呀!我剛剛體驗了全然的快樂。”

高僧說:“好了,現在你可以給我所有的財產了,我將把這些財產捐獻給寺廟。”高僧一邊說,一邊從得金手中取過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