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有才一看梅英領娃們進屋內歇息去了,又給火堆上加了些粗樹枝。一捅透火心,熊熊大火又燃燒起來了。
曹鋒給仇有才遞了碗水,問道:“仇老前輩,您這村的得名,可否與皇上有關?”
仇有才喝了一口水,把碗放在桌上說:“豈至與皇上有關?憑你出口這個判斷,算老夫我沒有看錯你。想必你這個逃難弟子,一定是曹門一個滿腹經倫的高才。”`“在您老跟前,豈敢,豈敢。我隻不過按您的手筆,隨便猜猜罷了。”
“好的,好的。曹鋒‘秦川秀明’,你聽說過嗎?”
曹鋒洗耳恭聽。
“從曆史源頭看,八百裏秦川,久負勝名。尤其關中。既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也是大西北文化發達的中心和主要糧倉。關中黃土不僅是周秦漢唐諸多皇上安葬的風水寶地,而且,關中地脈濃烈的民風民俗含蘊著的曆史文化,空前的考究。不說別的,就其縣名村名,局限在涇陽這一塊,都值得回味溯源。就說涇陽這個縣名,因地處涇河北岸,水北為陽,故稱涇陽。至於村莊的命名及其幽深的文化原由,隻怕我老夫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仇有才喝了口水,接著說:“比方說,村東北不遠處有個村叫‘莫字村’,其實,這個村姓‘莫’的族戶多,隻是無人讀書,故叫‘莫字村’。一個道人路過,說這個村名不雅,有‘無後’之嫌。適逢這個村磨子多,後改為‘磨子村’。不知你們河南村名來由如何?像我們涇陽周邊的高家村、劉家莊、孟家店等村名,均以姓族大戶多少命名居多,且都沿革至今。”
曹鋒一時聽得入了迷,不由插話問道:“仇老前輩,照您說的,您這‘候旨頭’村一定有驚世的傳奇色彩了?”
“不錯,我們‘候旨頭’,當然有其令人神往的傳說,不比‘磨子村’,孟家店那麼簡單。這個村名,不僅和皇上有關,而且,還牽扯連到插花寺、擋駕橋等許多神秘而神奇的地方。你好好聽聽,或許對你以後有大用。
“公元628年,唐發生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民殺了太子李建成後,唐高祖立李世民為太子。同年八月,高祖被迫讓位,李世民便成為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太宗登基前,在全國物色可作皇後的美女。京都長安,一時忙碌不已。
“當時富平縣內的仁裏村有一妙齡女子,然其貌不揚,且患禿瘡,為鄉人所不齒。一天禿女子外出揀柴,路過一橋口,正好對麵人喊馬叫,過來一群武士。禿女子張皇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抬頭張望,無處躲藏,隻好走入橋下。這時馬隊已到橋頭,隻是停蹄不前。家人覺得奇怪,喝令尋找隱藏之物,才找出了這個禿女子。衛士伸手要打,家人立馬製止。馬到橋前停蹄不走,莫非此女應了‘非盜即貴’的傳言。那家人想到這兒,便對衛士說:‘民間寒門苦女,不得無禮’。回頭問過禿女住址,令其及早回家。
“禿女子妙齡十八,卻無人尋她擇配。自歎命薄的禿女,隻好住在祖上留下的一座破樓房。不料,她在樓口梳洗那頭發癢的稀發,冷不防,頭上掉下一個硬殼來,傾刻間一頭黑發伸至樓底——這就是‘仁裏村’改為‘樓底村’的來曆。禿女子順勢在水中一照,不由一驚,哪兒想得到自己瞬間變成眉目清秀,滿頭烏發的美貌女子。家中二老和兄嫂一時被驚喜得齊聲大叫:‘天降洪福,瑞氣臨門’。四鄰聞聲擁入院內,齊聲恭祝:‘仙女下凡,國泰民安’。風聲傳到京城長安,湊巧朝廷上下正為唐太宗挑選皇後著急。禿女子落殼成美女的消息傳入宮內,大小差官即刻找上門來,一見禿女子果真出水芙蓉,立馬寵幸入宮。
“據說,這個禿女子,就是唐太宗的長孫皇後。”
“啊!原來是這樣!仇老前輩,這個故事與您這個村有何關係?”曹鋒急不可奈問道。
仇有才見曹鋒聽入了神,接著說:“長孫皇後入宮時,由三原臨履坡北一個村子起駕,後來這個村改名‘起駕村’。入宮之日,迎接隊伍,雄偉龐大,日月龍鳳彩旗耀日增光,鑾駕車轎簇擁數十裏,鼓樂之聲衝破雲天。日當正午,衛隊行到涇陽縣東一個寺廟前,停鑾稍息。侍女為皇後進水,修整金釵帽花,隨後鳴鑼開道,向南而去。此寺後來改名為‘插花寺’。
“手捧禦旨代表唐太宗迎親的隊伍,行至永樂西北鄭白渠的一座小橋,由於鑾駕高大,人馬眾多擁擠不堪,無法通過,大隊隻能改道前行。這便是‘擋駕橋’的來曆。
“長孫皇後的鸞駕向東南進發,南來迎親大隊經涇河行至永樂南一個村莊,馬隊在此等候奉旨內官,恰巧與長孫皇後鑾駕相遇。此後,該村即名‘候旨頭村’。”
曹鋒聽到這兒,一顆博學而又傳承民族文化的才子的心,驅使著他不由得驚喜讚歎起來:
“原來大爺您,是關中道上一個博古通今的高才啊!”
“不敢當,也未必。”仇有才似乎有些嚴肅了。“華夏民族曆史文化的方方麵麵茫如大海。即使是天下當今的什麼才子,也未必在人一生短短的幾十年中穿透曆史,濃縮經緯,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老夫我算得了什麼?土都擁到脖根了,能活幾天?其實,我們民族的曆史文化典籍,大半根植曆史厚重的民間。人民創造了曆史文化,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