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薑。
海鹹河淡,鱗潛羽翔。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
曹鋒一開口,沒有吟出兩句,郭平安便知曹鋒在詠歎梁武帝時,周興嗣所編撰的他兒時早已詠歎熟了的《千字文》。
三國時期,魏國書法家鍾繇曾經寫過一篇《千字文》,但是在西晉末年被雨水淋壞了。到了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又重新編寫,但文理和音韻都不算好。梁武帝時,梁武帝為了教育兒子們學習知識,讓人從王羲之寫的碑文中拓下一千個不重複的字,命周興嗣編一套適合兒童閱讀的散文,周興嗣無法,便來關中,求先聖、先賢,及其民間高人求根溯源後,隻用了一個晚上,便完成了這篇韻文。而他的頭發,也一夜之間,全都變白了。這就是一直傳到今天的千古絕唱《千字文》。
郭平安知道,《千字文》所以流傳至今,不僅是由一個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一篇四言長詩,通篇音韻諧美,而且,首尾意義連貫,毫無牽強硬湊的痕跡,係統地介紹了天地、自然、修身、處世、農藝、祭祀、飲食、起居諸方麵的豐富知識,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跡。
郭平安想著,想著,便和曹鋒一起雙雙詠歎起來:
始製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發殷湯。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曹鋒一聽郭平安跟著詠歎《千字文》,且濃烈的關中皇天厚土音韻典雅,簡直令人回味無窮。不由想起候旨頭村仇有才老先生說的話:“昔時賢文,誨汝淳淳。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啊!看來,韻文溯源,根植關中無疑的了。
曹鋒想到這兒,說道:“郭大哥,聽您一口標準的關中腔調,就能想見出秦人秦韻來。陝人大氣敢為,雄闊豪放。依小弟看來,關中硬漢,決非是什麼人亂尊的什麼陝西‘愣娃。’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啊!”
“老弟所言及是。不過,我們關中硬漢,從來都任陝俠義,豪放豪爽的。最大的毛病是,思戀關中秦地黃土,固守家園是了。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大哥聽你這般詠歎,方知曹門之後,原也是和我們關中一樣的硬漢一條。曹老弟,你看了這麼半晌,又詠歎了這麼一會兒。說句實話,你覺得涇陽西鄉王村這塊風水何如?”
從曹鋒那臉寵流露出的神采看,他似乎對這塊地方頗感興趣。而且,對他以後的生活,也似乎充滿了無比的信心。於是,郭平安說罷,他就接下來說:“郭大哥,依小弟看來,涇陽西鄉這塊熱土,誠如關中清宇高僧所看,真乃是道骨仙風的宅地一塊。有道是,‘天不滅曹。’小弟幾個月來大難不死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探,多事之秋,我能居然存在世上。或許涇陽西鄉王村這塊風水寶地,是我曹門後裔安身最好不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