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七章 我讀《孟薑女》(1 / 1)

中國的民間傳說浩如煙海,有關孟薑女的傳說,被譽為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可見它的地位和價值是超凡的。不管孟薑女的老家在哪裏的說法有幾種,同官人之說無論如何是占主導地位的,擁有話語權的優勢,是主旋律。至於澧州人之說及安肅、靈寶等說法,零碎史料中的牽強附會,也是可以寬容的。話說回來,如此現象,一是在紛紜的爭議中多了一點神秘色彩也無妨,吸引人的注意力,在饒有趣味的追究中得到答案,二是讓別人也沾一點曆史名人的光,借她在現代旅遊的實惠中分一匙羹,沒有大不了的事。重要的是孟薑女的名字在流傳,這個傳說中的送寒衣、哭倒長城、齧血認骨、負骸回還、哭泉、捐身石室等情節基本吻合,它所蘊含的堅貞、鍾情、悲烈的品格,感天地泣鬼神的精神仍舊在滌蕩著今人的心靈,尤其顯出這份資源的珍貴來。

讀黃衛平編著的《孟薑女》一書,給我的感受當然不僅僅如此。對於孟薑女的故事,我作為土生土長的銅川(同官)人,是從記事起就應該說是有所聞的。祖輩父輩們所講的孟薑女,也一定是從他們的祖輩父輩們那裏聽來的。他們或不識字,或識字不多,所講故事的趣味性和教益,大多是由口口相傳延續下來的。曆史上有焚書坑儒,文化革命中有除四舊,加上戰亂、水火,竹簡汗青,千載紙墨,有時候會因天災人禍的緣故化為灰燼。在某種意義上,口傳的關於這個世界的好些秘密,是伴隨著人類延續而延續的,是不會磨滅的。在口傳過程中,有遺失的,也自然有補充的,老而彌新,源遠流長。祖輩父輩們說是在趕牲口馱鹽北上的路上,到過搬轉山,那裏的棗刺不帶鉤,是孟薑女在整理裙帶時捋直的;到過苦泉梁,說喝過孟薑女哭出的泉水;到過三邊,見過孟薑女哭倒的長城。更親近的是,孟薑女的出生地孟家原村,與我世居的南凹村僅一道溝之隔,雞犬之聲相聞,來去三五裏之遙。加上古有通婚往來,親戚門戶屈指難數,我從小到大去過那裏多回。雖不記得有過姓孟或姓薑的親戚,也沒到過孟薑女故裏的那個具體的地方,但作為傳說中的孟薑女故裏的鄰居,總是有一些榮耀感的。我甚至於可以想象,孟薑女也許是我的或遠或近的親戚,我若是生活於秦朝,我或者叫她姑叫她姨,她或者叫我表叔表哥呢!有關孟薑女的傳說,應該說起先是在人和事的發生地同官開始流傳的。好比一棵樹,它得天獨厚,先在原生地起根發苗,根須愈來愈深邃,樹冠愈來愈龐大,風把它們的種子由近而遠,傳遍了四方。也先是口口相傳,而後由采風的官員用文字記錄下來,表述於書本或典籍之中,便成了史書的記載。於是,山海關、澧州等地攫其傳說之精華,因地製宜,為我所用,便多了望夫台、竹葉如縷、鏡石等傳說中的細節,加上澧人與離人的存疑,更是澧人李如圭因鄉緣及誤讀而腰斬同官孟薑女傳說,以訛傳訛,造成異議。黃衛平編著《孟薑女》的功績和意義,在於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科學的梳理方式,鍥而不舍的熱情和廣征博采的耐力,還一個孟薑女傳說的曆史真麵目,打開了這一著名傳說封閉久遠的秘笈和暗箱,是繼承亦是創新,書寫了一個自古以降相對集大成的盂薑女傳說的文本。它可以考據,可以閱讀,可以用於史學、文學、方誌、民俗學、倫理學諸多領域的研究,是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的資源。編著者以嚴密的體例、精巧的分類、明細的詮注和翔實的史論,給了讀者一個閱讀消費的服務清單,讓你在漫步或徘徊之中去欣賞曆史的畫麵,去尋問你感興趣的情結,去判斷,去慨歎,展開想像力之翼去解讀。

我結識黃衛平有多年了,他是我在文學寫作上的學友,也是好朋友。他的詩歌、散文、小說寫得很出色,也知道他熱衷於民間文化的研究,但當我讀到《孟薑女》一書後,還是被他做學問的功力和耐力所感動。人說青年作文,中年讀史,老年編撰鄉誌,是一種文人的軌跡。我往年過半百的時候,與前輩一起續編家譜,感覺是命中使然。黃衛平的《孟薑女》,可以看做是他為文的一種成熟的標誌,該是比較恰切的吧!

《銅川日報》200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