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是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當代引力物理界的權威,其主要貢獻是提出了黑洞的霍金輻射機製和宇宙創生的無邊界設想。他的《時間簡史》是當今世界最知名的科普著作之一。
霍金是個殘疾科學家,全身癱瘓,被禁錮在輪椅上達40年之久。他可以聽,卻無法說話。但是,他有充滿智慧的父母——他們懂得如何教育兒子,更懂得怎樣堅強地麵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引導殘疾的兒子扼住命運的咽喉,挑戰生命的極限,實現人生的價值,為人類作出貢獻。
愛因斯坦提出宇宙有限而無界後,有人依此提出宇宙大爆炸的理論,霍金對此經過思考後產生強烈興趣。他認為大爆炸的基本理論已經明確,如果進一步研究探索,會有令人意外的收獲。當他考上了牛津大學後,他選擇了宇宙學。雖然父親希望兒子學醫,但他最終尊重了兒子的選擇。
可是,不幸的事從天而降。有一年,霍金回家過聖誕節時,忽然感覺自己手腳有些不聽使喚。就在平安夜,他將應該倒進酒杯的酒倒在桌布上了。研究熱帶病的父親推測是兒子一年前在中東染上的病複發了,立即把他送到了醫院。
醫生經過一係列的診斷,得出了一個如雷轟頂的結論: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國際上尚無醫治此病的特效藥與方法。醫生告訴霍金的父親:“你兒子正進入這種病的初期,隨時間推移會很快惡化,影響脊椎和大腦中樞控製運動的那部分神經係統的功能,造成細胞衰老,繼而全身癱瘓,最後導致呼吸作用的肌肉喪失功能,引起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父親一聽到這個結果就驚呆了。好半天才結結巴巴地問:“大夫,他的大腦會損傷嗎?”
“這倒不會,大腦中記憶思考功能區域毫無損傷。但據目前推斷,他的壽命最長隻有兩年。是否通知你兒子,由你及家人決定。”醫生毫無表情地說。
這個不幸的消息是告訴兒子還是保密?父母痛苦地思考著。看著瘦弱的兒子深邃專注的眼睛裏閃著智慧的光,他們認為應該把真實情況告訴兒子。如果兒子是一個堅強的人,他一定會承受這個災難,勇敢地去麵對;一味隱瞞,反而引起兒子的懷疑,不利於他麵對現實。
當父親把這個消息委婉地告訴兒子時,霍金的大腦一片空白。他完全清楚這個病對他一生的影響,對他的前程意味著什麼。看著沉默的兒子,父親知道他的內心非常痛苦。許久,父親問:“你知道蘇格拉底嗎?”
霍金當然知道死刑執行前還在讀書的蘇格拉底。他明白了父親的用意。蘇格拉底為了科學而獻身,死亡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意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研究問題。現在,自己的病無疑就像被判了死緩。與其等死,還不如趁活著做些有意義的事。想到這裏,霍金什麼也沒說,回到了他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當焦急的父母看見臉色蒼白的兒子出現在餐桌前時,他們會心地對視一眼,心中既欣慰又難過。隻見兒子坐下後,沉著地說:“爸爸媽媽,我不準備等死,我打算早點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請放心,無論我能活多少時間,我都要堅持下去,做一些自己喜愛的工作。”
聽到兒子的表白,母親落淚了。而父親則緊緊將兒子擁在懷裏,他知道堅強的兒子已經挺過來了!
霍金重回學校,繼續他的學業。但他的病情在不斷惡化,借助拐杖的他,經常跌得鼻青臉腫,連說話都受到嚴重影響,但這並沒損害他生命的精髓和思維。他淡化並忘記疾病,與時間賽跑,工作進展更快,成效也更大。疾病在他麵前退縮了:他不但活過了醫生宣布的年限,還結婚並有了孩子。
霍金感謝父親對他選擇的尊重,感謝父母對他的支持。理論物理的研究隻憑聰明的頭腦,紙、筆使他的殘疾身軀有了自己植根的土壤。經過努力,他碩果累累。比如,他將數學家彭羅斯的推理用於宇宙研究,論證出彭羅斯的理論能完美地與宇宙學結合在一起,並將這寫進了自己的博士論文,贏得好評如潮。他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又成為劍橋大學凱斯學院理論物理研究員。後來,他又成為皇家學會成員,是曆史上獲得此項榮譽的最年輕的科學家,並獲得愛因斯坦獎。
美國心理學家威蒙曾對150名有成就的人作過研究,發現智力發展與三種性格品質有關:一是堅持力;二是善於為實現目標不斷積累成果;三是有自信,不自卑。可見,堅強的性格對人生十分重要。霍金就是一個有堅持力的人。他在厄運麵前不低頭、不氣餒,幾十年如一日地參加科研工作,並取得了驕人成績,這其中也包含著當初父母對他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