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裏夫人,原名瑪麗亞·斯可羅夫斯卡,是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原籍波蘭,長期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是放射學的奠基人,於1903年和1911年分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
居裏夫人的父母都是教師,盡管家境貧寒,但他們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在幾個孩子中間,瑪麗亞天性聰明,求知欲強,三四歲就能專心致誌聽姐姐哥哥讀書,並很快就能夠自己讀書。而且,她的記憶力驚人,一篇文章讀過兩遍,就能大致背下來。父母很快就發現了她的不同尋常之處,對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6歲時就讓她背起了書包。
當時的波蘭已被奧、俄等幾個國家瓜分,華沙當時被劃分為俄國的一部分,隻準學校教俄語。但是,為了反抗俄國的侵占,學校仍然偷偷教學生波蘭語。學校裏有個俄國督學,經常監視師生的一舉一動。為了提防這個督學來檢查,學校每一個教室都安裝了一個秘密電鈴,隻要一有情況電鈴就小聲響幾下。這時,老師和學生就趕緊換上俄語教材。
一天,俄國督學又來突擊檢查,瑪麗亞的班上正講波蘭語。他們聽到消息,趕緊換上規定的教材。講台上,老師也拿著一本俄文教材,津津有味地念著。督學來了之後,用懷疑的目光掃視著大家,然後氣勢洶洶地對老師說:“給我叫一個學生起來,我要考一考你們是不是真的在學俄文。”
老師知道瑪麗亞的記憶力最好,便把瑪麗亞叫了起來。督學對她說:“把你的祈禱文背誦一遍。”
瑪麗亞用流利的俄語把祈禱文背誦了一遍。督學無話可說,又嚴厲地問道:“告訴我,我們神聖的俄國皇帝是哪幾位呀?”
“有凱瑟琳二世、保羅一世、亞曆山大一世……”
看到瑪麗亞的一口流利的俄語,督學有些懷疑:“你出生在俄國?”
“不,我出生在波蘭。”瑪麗亞回答。
“現在統治波蘭的領袖是誰?”
看到老師和同學驚恐的神色和督學那威嚴的麵孔,瑪麗亞隻好回答:“是統治俄國領土的亞曆山大二世陛下。”
“下次回答問題不準故意拖延。”督學嚴厲地警告說。
這個回答深深地刺痛了瑪麗亞的心,等督學一走,她就跑到講台,抱著老師放聲痛哭。
回到家裏,瑪麗亞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父親安慰女兒說:“一個國家領土可以被侵占,民族尊嚴可能被扼殺,但人的知識是無法從記憶中掠去的。”看到女兒臉上顯現幾分喜色,父親接著說道:“羅馬用武力征服了希臘,但是希臘卻用文化征服了羅馬。”
瑪麗亞深深記住了父親的話,決心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從此,她更加用功讀書,幾年後便以獲得金質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這時,因為母親去世,她未能進大學深造,被迫到一個鄉下教書。但8年後,她終於在姐姐的幫助下,去了巴黎留學,開始了新的拚搏。
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誌,成就一個充實的人生。挫折是人生的一位良師,它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業的人、大學問者,都受過磨難,屈原被逐而賦《離騷》,司馬遷遭“宮刑”而作《史記》,曹雪芹家道中落而著《紅樓夢》。正所謂自古英雄多磨難,苦難造就天才。做父母的在孩子遭遇挫折時,要及時給予安慰,用愛心撫平孩子內心的傷痛,用堅強的意誌鼓勵孩子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