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鼓勵孩子多動腦(1 / 1)

威爾遜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1911年發明雲室,發現經水蒸氣凝結以描繪電粒子所走路徑的方法,為後世進行科學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此獲得了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孩子都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小威爾遜也玩這個遊戲,不過,他“玩”的目的是為了去研究他感興趣的事物。因為,當他對某個事物感興趣時,他馬上就跑了過去,而忘記了把自己的去向告訴父母,惹得父母到處去找他。

父母一邊喊著小威爾遜的名字,一邊向左鄰右舍打聽:“看見我的小威爾遜了嗎?”“請問,我兒子在你們那裏嗎?”時間久了,當人們看到威爾遜的父母走過來時,就會說:“看看,小威爾遜又和他的爸爸媽媽玩捉迷藏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一直在威爾遜的家鄉被傳為佳話。

有一次,父親帶著小威爾遜去參加一個音樂會。父親擔心他在劇院裏亂說亂動,提前交代了許多注意事項。看到兒子一動不動地坐在自己身邊,眼睛盯著舞台,父親放下心來,也非常專注地欣賞起那美妙的音樂來,全身心地沉浸在那優美的旋律裏。

一曲演畢,父親從音樂聲中回過神來,扭頭一看,大吃了一驚:座位空空,兒子不見了。父親慌了神,趕緊起身去尋找,可哪裏有兒子的影子?這時,他突然想起來,兒子曾緊緊地盯著舞台,是不是他被舞台上的什麼東西吸引住了,想去看個究竟?嗯,很有可能。兒子不是經常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馬上就跑過去研究一番嗎?於是,他匆匆繞到後台去。

在那裏,父親果然看見小威爾遜正盯著舞台用的彩燈發呆呢。看見父親走來,小威爾遜一點兒也沒有想到自己亂跑亂動的結果會招致父親的責罵,而是睜大眼睛問父親道:“爸爸,快來看看,這些燈為什麼會是彩色的呢?”父親又生氣又好笑,不過,看到兒子好奇的眼神,父親鬆了口氣,什麼也沒有說。平時,自己不是經常鼓勵孩子多動腦思考問題嗎?不是經常教育孩子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嗎?孩子有了這種精神,是應該鼓勵,而不是扼殺。於是,他拉著兒子的手,說:“你提的問題很好。等一會兒回家,我再好好告訴你。”

長大後,威爾遜一直保持著這種強烈的求知欲,也保留著多動腦多思考的習慣,凡事都要問為什麼。一次,他在天文台上看見了陽光照在雲彩上產生的奇妙景象,十分好奇,心裏產生了許多個大問號。為了重現這種奇景,他回到實驗室,不停地試驗,不停地提出問題、尋找答案,最後終於發明了雲室。

生活中像小威爾遜一樣喜歡動腦的孩子其實有很多,他們的小腦瓜總是裝滿了新奇的事物,但有些家長卻習慣對孩子那些異想天開、稀奇古怪的問題不加理會,或者輕易否定。殊不知認真地對待、細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對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使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不至於泯滅,從小就能養成勤於思考、勇於探索的習慣。

普朗克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1918年,因提出量子假說,為量子論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