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得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他發明了用水力推動的星球儀,用來模擬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現象;為解決用尼羅河水灌溉土地的難題,他發明了螺旋揚水器,後人稱它為“阿基米得螺旋”;他發現“阿基米得定理”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阿基米得的父親費狄亞也是一位古希臘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對兒子抱有極大的期望,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個振興希臘文明的傑出人物。當兒子出生時,為他取名“阿基米得”,在希臘語裏就是“傑出的思想家”的意思。
還在兒子很小的時候,費狄亞就開始對他進行各種知識的啟蒙教育。在兒子剛剛懂事的時候,他就教兒子學習語言。同時,他還注意從生活中教兒子學習各種知識。一有空閑時間,他就帶兒子去植物園辨識各種植物,去動物園觀察各種動物,激起兒子的好奇心,培養他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兒子一天天長大了,費狄亞想:現在可以開始教他一些書本知識了。於是,父親親自當起兒子的教師,不僅教他數學、幾何、天文學等,還教他哲學和文學知識,此外,還教他一些思維方法,比如如何推理、證明問題等。父親豐富的知識和學問是阿基米得成長的源泉。在父親的精心培育下,小阿基米得的智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開發,這為他以後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眼看小阿基米得漸漸長大了,費狄亞深感自己學問有限,不能教兒子更多的知識。他意識到,要培養阿基米得成才,必須把他送到更廣闊的天地去學習知識,開闊他的視野,增長他的才幹;眼下最重要的是為他選擇一個能勝任的老師,讓他去那裏接受教育。
有一天,父親領著阿基米得去海邊散步。海的對岸就是當時世界的文化中心——埃及。費狄亞指著那裏問兒子:“阿基米得,你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兒子回答:“當然知道啊,那不是埃及嗎?”父親望著遠方,點點頭,慢慢地說道:“是啊,那是埃及。那兒有一個港口城市叫亞曆山大,那裏有很多著名的學者。而且,那兒還有藏書非常豐富的圖書館。兒子,你想去那裏學習嗎?”阿基米得興奮地說:“我願意去!”父親聽了非常高興,但是,他考慮到兒子還小,去那裏求學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下很大的決心。於是,他有意識地試探一下兒子:“可是,去那裏要坐船漂過這片波濤翻滾的大海,你難道不怕嗎?還有,你是要一個人去那麼遠的地方,爸爸媽媽不能陪著你,一切靠你自己照顧自己,你還願意嗎?”阿基米得低頭沉思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來,堅定地說:“我不怕!可我有點舍不得爸爸媽媽,不過,等我學到了知識,再回來看望你們!”這一刻,父親忽然發現,兒子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他被兒子的果敢和堅定深深打動了,這才是自己希望的啊!
回到家裏,費狄亞立即著手為兒子整理行裝和其他用品,毅然將他送到亞曆山大城去學習。
在那裏,阿基米得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一步一步地成功了。看到兒子的進步,這位善於啟發孩子求學的父親感到由衷的欣慰!
把孩子送到一個好地方去求學,是父母的心願,也是培養孩子成才的好途徑。名校,畢竟不同一般,那裏不僅有名師,更有求學、治學的好氣氛,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沾滿一身“文”氣。所以,尋名師、求名校,是許多家長的希望,這也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