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8.為孩子找到興趣點(1 / 1)

古斯塔夫·路德維希·赫茲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1925年,他因證實玻爾提出的原子的量子化模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赫茲小時候,母親為他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心血。為了找到兒子智力發展的方向,她注意尋找和發現他的興趣點。一次,母親找到一本詩集,向小赫茲大聲朗讀,好讓兒子接受一下文學的熏陶。她朗讀了好幾遍,並做了詳細講解。然而,當她再問兒子是什麼意思時,赫茲吭哧了半天,隻說出幾句就再也說不下去了。母親這才發現:原來兒子對文學並不感興趣。看來,想讓他當作家是不可能的了。

接著,母親又從其他方麵著手發現兒子的興趣點。通過好多次的試驗,她終於找到了。一天,母親找來一本科普讀物,在自家花園裏給小赫茲講解一個又一個物理現象。母親講了許多,每講一個現象,赫茲都津津有味地聽著,非常入迷。當母親講到“一個小球、一個人、任何一個物體從高空中落下,都是因為地球的重力在起作用”時,小赫茲突然歪著腦袋,手舞足蹈地說:“媽媽,我知道了,我終於知道了。”母親故意問:“你知道了什麼?”小赫茲拿起一塊石頭,拋上天空,看著石頭落地,指著石頭說:“媽媽,它是因為重力才落下來的。”看著兒子興高采烈的樣子,母親欣慰地笑了。原來,兒子的興趣點在這兒啊。看來,他是當科學家的料。

找到兒子的興趣點之後,母親就把培養兒子的重點放在科學上麵。為了讓兒子受到良好的科學啟蒙教育,母親決定把小赫茲送到他叔父那裏去。叔父H.赫茲是一位物理學家,電磁波的發現者。他家裏有許多科學著作,還有許多實驗儀器。到了叔父家裏後,小赫茲大開了眼界,東瞅西望,眼裏充滿了好奇。叔父看見他對科學感興趣,認為他是個可以造就的孩子。叔父還問了小赫茲一些問題,小赫茲的回答很令人滿意。

從此,叔父喜歡上這個小侄子,樂意培養他。盡管叔父工作繁忙,但他不忘抽出時間和侄兒聊天,給他傳授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在叔父的指導下,小赫茲初步掌握了數理邏輯推理方法,受到了十分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

不幸的是,叔父37歲就離開了人世。這時,小赫茲隻有7歲,他跟著母親參加了叔父的葬禮。從那以後,小赫茲立誌像叔父一樣做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發現孩子的興趣點,父母要做一個有心人,要多觀察、多實驗,總會發現孩子的某一特長。興趣是學習和探索的基礎,很難想象一個人在幹一件不感興趣的工作時能取得成功。如果能發現孩子的某一興趣,並在這方麵加以培養,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