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能克服幼時的一些性格上的弱點,這些弱點就有可能演變成阻礙其成長發展的桎梏。有些父母違背事物發展的規律,硬性強迫孩子糾正缺點,孩子不僅無法從根本上擺脫束縛,反倒被來自父母的壓力所困,苦不堪言。與之相反,有些父母則過分小覷性格弱點對孩子的影響力,對其不管不問,任其發展,結果這些弱點使孩子的成長受到影響。兩種處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父母應該仔細研究,找出糾正這些弱點的有效途徑。
居裏夫人,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原籍波蘭。1895年結婚後,與丈夫比埃爾·居裏發現了釙和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因對放射性現象的研究工作,居裏夫人和居裏、貝可勒爾共同獲得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後居裏夫人又獲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裏夫人生有兩個女兒,她從不對她們嬌生慣養,而是從小就教她們要自強自立,要勇敢。
居裏夫人的兩個女兒特別怕黑,晚上睡覺的時候必須得開燈才能入睡,為了讓孩子改掉這個毛病,晚上臨睡覺時,居裏夫人會給她們講一些故事,待她們睡著了就將房裏的燈關掉。
有一次,小女兒半夜醒來,發現屋子裏黑糊糊的,嚇得當場大哭大叫。居裏夫人跑到女兒房間,但是她並沒有開燈,而是安撫女兒說:“黑夜並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的心,你太膽小了。晚上我不走了,你安心地睡吧,但我還是不會開燈的。”
就這樣,女兒們握著媽媽的手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到第二天早上,居裏夫人問小女兒,晚上是不是睡得很香,小女兒很高興地說有媽媽在就不害怕了,當然睡得香。
居裏夫人微笑著搖頭說:“我隻在你房間待一會兒就走了,其實你不是害怕黑,是你的心總在告訴你怕黑,想著不怕不怕,自然就不會害怕了。”
女兒們不僅怕黑,還怕雷聲與閃電,一到下雨天,她們倆便用棉被死死地捂住頭。居裏夫人覺得這兩個女兒都太膽小了,不夠勇敢。後來每次有雷電現象發生時,居裏夫人都要跑到女兒房間,不允許她們用棉被捂住頭,這樣,久而久之,她們也不再害怕雷電了。
在孩子們學習之餘,居裏夫人常帶她們去做一些戶外運動,比如爬山等,以增強她們的勇氣和毅力。
一戰期間,居裏夫人還奮不顧身地帶著兩個女兒去戰場做醫護後勤工作,她希望在經曆過生與死的考驗後,孩子們能更明白生命的可貴、和平的重要,學會用大無畏、自強不息的精神勇敢地麵對生活。
丈夫出車禍去世後,她的親人隻剩下兩個女兒了。居裏夫人與丈夫共同發現的寶貴財富鐳,作為遺產理應留給自己的兩個女兒,但是居裏夫人不顧親戚及朋友的勸說,毅然將價值100萬法郎的鐳無償捐獻給巴黎鐳學研究所。她的這一舉動,讓世人都非常地震驚,但女兒們明白,母親這樣做肯定有她的用意。
後來有一個美國記者募捐到1克鐳,她願意以私人財產的形式將這1克鐳送給居裏夫人,但是居裏夫人堅持不能私人擁有這1克鐳,她認為它應該被放在實驗室供科研人員所用,而不是僅僅作為一份禮物放在家裏展覽,或傳給後代。
兩次麵對如此龐大的經濟財產,居裏夫人都毫不猶豫地將其拒之門外。難道居裏夫人不想把這些財產留給自己的女兒,難道她不愛自己的兩個女兒嗎?
居裏夫人說:“我就是在貧窮中長大的,我也知道金錢的魔力有多大,正是因為如此,我才不想把這些財產留給女兒們。”現在居裏夫人的兩個女兒也一樣從事著科學研究,她不希望女兒們被巨額的財產磨掉了進取的意誌,她希望女兒們能夠自立自強,將來憑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屬於她們自己的財產。
我們都曾年幼,幾乎也都曾害怕黑夜,害怕打雷,每當這種時候,我們會自覺地找出一些克服恐懼的方法,如開燈睡覺,用棉被捂住耳朵,但是這些辦法並不能使我們克服內心的障礙,隻不過是一種暫時的逃避罷了。居裏夫人用母愛和智慧,幫助女兒們克服了膽小怕事的毛病。並且,她將價值連城的鐳捐獻給研究所,使孩子們學到了自立自強的重要性。這些都對孩子們的成長產生了良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