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丙把鐵牛從淤泥裏拔出來已經很了不起了,更有人敢向龍王要炮。

大約在160多年前,清政府要把一尊1000多千克重的大炮,從海外運回來。那時沒有輪船,隻好用木船。沒料到經過浙江溫州的海麵上,正遇上台風,木船沉到海底去了。有人說海龍王把大炮搶走了。

那裏的海水有二十幾丈深。怎麼向龍王討回這門大炮呢?這個任務落在水手任昭材身上。

任昭材要了8艘大木船,把它們分成4組,每組兩艘,一艘裝滿了石子,一艘是空的。8艘木船一齊開到沉船的海麵上。任昭材拿了8根繩索,親自潛到海底,把繩索的一頭拴牢在沉船上,船頭上拴4根,船尾上拴4根。8根繩索的另一頭,分別拴牢在8艘木船上。

任昭材回到空船上。4艘裝石子的木船原來“吃水”很深,隨著船上的石子漸漸移走,就漸漸往上浮。拴在船上的4根繩索都繃得緊緊地,把沉船漸漸地往上拉。4艘空船原來“吃水”很淺,石子一擔一擔往上挑,它們就漸漸向下沉。等到石子全部挑過來,任昭材叫人把繩子收緊,再把石子又一擔一擔運回原來的船上去。這時候,這4艘木船又漸漸往上浮,又把船拉上來。

就這樣十幾個回合,裝著大炮的沉船終於浮出水麵了。任昭材向龍王討回大炮,所利用的也是水的浮力。他的方法比懷丙更巧妙。

懷丙創造的浮力起重法,不僅被中國人利用,就連意大利的大數學家卡丹(1501—1576)打撈沉船也是利用懷丙的辦法。

知識點

台風

台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使用的近義字是台風。

台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在氣象圖上,台風的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台風中心為低壓中心,以氣流的垂直運動為主,風平浪靜,天氣晴朗;台風眼附近為漩渦風雨區,風大雨大。

延伸閱讀

露珠不定始知圓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將來玉招上,不定始知圓。這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不定始知圓”一句,實際上是說,由於看到露珠在荷葉麵上滾來滾去,方知也是球形。由現代科學來看,韋應物這首詩所描述正是一滴露珠在荷葉麵上不潤濕的力學現象。潤濕是指液體與固體接觸時,沿固體表麵擴展的現象。在自然界,生產過程和日常生活中,潤濕和不潤濕的現象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彩色感光材料和錄音、錄像磁帶在生產過程中都是要將配置好的感光材料塗液或滋漿,又快又均勻地塗布到固體薄片基上,然後再幹燥、裁切、包裝成產品。在生活中,牆壁的刷漿也都有類似的潤濕性能好的問題。有時也希望應用不同的防水用品,都希望水對其不潤濕。例如風雨衣,就希望雨水打在衣服上後完全不潤濕,形成水珠落下。